□ 章璇
在“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工作者”、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厨艺学院院长金晓阳家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雕刻作品照片和荣誉证书、奖章。一件件作品、一张张证书、一枚枚奖章,见证了他从一名厨艺新手到烹饪大师的成长历程。
从业32年来,金晓阳始终坚守在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教育第一线,培养了众多烹饪人才,做好中国烹饪的筑梦人、领跑者和传播者。
做学生成长的筑梦人
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好老师,是金晓阳读书时的梦想。做了烹饪教师后,他每天除了和学生们待在一起,就是回宿舍备课。“每次上课前,我都会做好充足的准备。为了吃透教材内容,我会把整本教材抄一遍,一边抄一边了解熟悉,看到已经过时的内容,便查阅资料或向前辈请教,及时更新教案。准备工作做充分,上课就能全程脱稿了。”金晓阳说。
课堂上的金晓阳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不准迟到早退、作业必须保质保量按时提交、课上不准开小差、课下要苦练基本功……为了和学生一起更好地了解行业最新知识和技能,金晓阳积极参加省市厨师交流研讨会,向行业内的佼佼者虚心求教,回校后再将学到的内容分享给学生。授课之余,他和学生们打成一片,一起聊天,一起打扫卫生,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作为老师和学院管理者,金晓阳紧紧围绕“厨德立人、厨艺立身”的教育理念,坚持“品德”和“能力”并重。他始终认为,厨师是一个每天都要和人打交道的职业,其品德关系着食品卫生、顾客健康,是重中之重。同时,他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等高级别的国内外大赛,获得金牌近百枚、省级奖牌百余枚。
做职业教学的领跑者
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金晓阳,在学校建设、教学改革、国际化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他深知未来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和烹饪行业的人才需求。
“培养烹饪大师,说到底就是要培养‘高素质、国际化、管理型和技术型’的美食创作人才。”从教以来,金晓阳积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通过第三方公司,积极促成本校与国际酒店和国内知名高端酒店的实习合作项目,在实习前为学生开设岗前培训班,跟进学生的实习进度,努力将一批又一批烹饪学子培养成行政总厨等行业内的领军人物。
做烹饪文化的传播者
全民烹饪技术普遍提升,很多传统美食制作技艺却面临失传风险。“在我进入烹饪行业后不久,父亲就劝我要多关注非遗美食,尽量把老一辈的美食做法完美地保留下来。”金晓阳回忆,有一年回到家乡,他发现很多小时候常吃的店铺早已关门,有的店铺虽然门面没换,但是店里的老板和食物的口味都变了样。那时,他就清楚地意识到应该为非遗美食的传承工作出一份力。
随后,金晓阳便带领“诗画浙江·百县千碗”美食传承、推广与研究创新团队,开展浙江省餐饮类非遗传承人群研习班等培训,举办浙江传统美食展评活动,主持编撰《浙江饮食文化遗产研究》,深度挖掘乡村传统美食,致力于非遗美食的保护和传承。
“烹饪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最直接、最有特色、最可视化的文化输出方式,如果通过现代化媒体手段进行宣传,会产生更大的影响。”为保留住杭州传统名菜的烹饪技艺,金晓阳联合院内9名专业老师和72名杭州本地名厨,摄制了《杭州传统名菜与创新》系列短视频,记录下西湖醋鱼等36道杭州传统名菜和36道衍生创新菜的制作技艺。
近些年,金晓阳还积极与国外中餐馆、酒店、旅游学院等平台合作,承办了亚洲美食节之“美食与优雅生活”国际论坛,与塞尔维亚酒店管理学院联合建立了“中塞旅游学院”,策划拍摄了“线上中国传统美食工作坊”短视频,助推中国烹饪文化“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