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07日
第07版:旅游报07版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岱崮镇

崮乡那片中国红

文<若荷

参加岱崮金秋笔会,是在十月的一个阳光午后。我们乘坐一辆中巴,晚秋季,树叶点点红,沿途景象与记忆里的迥然不同。30多年前,父母在岱崮镇政府工作,我在县城,想家的时候,我就去县城坐公共汽车。那时回一趟岱崮需要三个多小时颠簸,而此行仅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如邻座的一位朋友所说,是“车好了,路好了”的缘故吧。

岱崮位于山东省蒙阴县东北部,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这里随处可见一些姿态奇特的山,顶部呈圆形或方形,周围峭壁如刀削,辞海里称这种山为“崮”,它们像一群星宿镶嵌在沂蒙山区的大地上。以“崮”为代表的这种地理形态,被地质地貌专家认定为一种新的地貌类型——岱崮地貌。

随着“岱崮地貌”的正式命名,很多外地游客慕名而来,当地便开发打造了一个集观光、旅游、度假于一身的小镇。在这里,每个崮都有属于自己的名字,名字显示了其地貌特征。卢崮像朝天的锥子,龙须崮像传说中的龙须,油篓崮像盛油的篓子,石人崮像巨人一样矗立群山之中……群崮耸立,千姿百态,使这片土地更加钟灵毓秀。

在战乱年代,所有的崮都曾经安扎过当地群众躲避匪患的营寨。云龙崮顶的巨大石块上,至今留有几个巨型碾盘样的凹沟,那是古人为建仓囤粮而开凿的痕迹,石砌的墙基移步可见。这些断壁残垣紧临着陡峭的绝壁,让人望而生畏。跨过这些古老的遗迹,站在崮顶凌空远眺,但见梯田层层,村落点点,炊烟袅袅,展示着新时代的文明与生态的秀美。

秋天到岱崮,还是要登崮的。深深浅浅的草地,被称为崮上草原,一种颜色粉黛的植物在那里逶迤连绵,居高临下地从夏末茂盛到浅秋,映红了崮上半个蓝天。好看,我却叫不出名字。我疑惑,那是一种什么花神下凡,将裙纱铺开在崮乡的山野吗?拍婚纱照的男男女女从身边走过,他们甜蜜的脸上仿佛提前写下了一行字,那就是“新婚快乐”!

十月的岱崮,远看就像一幅透明的水粉画,轻岚缭绕,山崮林立,在视野里开成大片大片的深红。火红的叶片与登山者洁白的服装浑然相映,红得妖娆,白得鲜明,使整个山谷产生一种飘逸的灵动。最美丽的那座山叫封山,是岱崮林木最为茂密的一个山头,这里山美水美,红叶也多,清凌的泉水从山上悠荡而来,在阳光下闪着瑰丽的光彩,迎接远方的游客。

去封山,必经一个叫“东指”的村庄。传说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刘秀走南阳请兵灭莽,遭到王莽追杀。刘秀见王莽追兵已至,正巧见一老农在耕地,老农将他藏入犁沟之中。追兵至,问老农刘秀的去向,老农装哑,用手向西一指骗过追兵,此地遂得名“西指”,但因与上坟用的“锡纸”谐音,不好听,后改为“东指”。老辈人相传的故事不知能否印证,只是光听这些传说、这些名字,就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岱崮的夜晚来得早。我们到的时候是早上,下山的时候却已是黄昏,最后一抹夕阳已经在天空殷红成海,彩云在远方的山头翻浪。云涛过后,暮霭四起,一轮清辉挂在天上,银钵玉盘般俯瞰着寂静的大地。在明月的映照下,附近的景物逐渐清晰。深秋的山并无寒风侵袭,竟也凉意深深,在大山里大口呼吸,空气里仿佛有股甘甜的味道。

与崮对坐,清空心中的喧杂,看着眼前有名无名的小花:石竹花、桔梗花、低矮的野绣球花,就像列兵一样向人们展示着自己的芳姿。金黄的秋,便一天一天依次盛开过来,与崮、与红叶、与南北岱崮保卫战一起走向心头,浮现脑海。

抗日战争时期,岱崮遭到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1943年秋收刚刚结束,饱受战争之苦的沂蒙山民正想安定下来过冬,不料日军进犯沂蒙山区,百姓陷入烽火硝烟。

为配合主力作战,八路军鲁中十一团八连在当地群众的配合下,克服重重困难,浴血奋战18天,抗击了日伪军的猖狂进攻。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党政军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铸就了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英雄的崮乡人民以家国为重,参军杀敌,拥军支前,用鲜血和生命换来前方的胜利。

“临沂蒙阴新泰,路转峰回石怪。一遍好风景,七十二崮堪爱。”这是战争年代陈毅元帅在沂蒙山区作战间隙所写的诗词《如梦令·临沂蒙阴道中》。如今的岱崮是水果之乡,所产蜜桃遍销全国,人们生活富裕,进入小康,而崮就是这座小镇坚实的基础。在这片散落着残砖断瓦的土地上,是那些崮给我的家乡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古朴厚重。

沂蒙山的崮,不单单是雄伟壮丽的风景,冥冥中,它们更像沂蒙人民挺起的脊梁,象征着坚忍顽强的民族精神。这里曾经发生过令日本侵略者魂飞魄散的南北岱崮保卫战。回望历史,每一次战争,都有生命浴血的伤痛。一座座崮,就是崮乡特有的符号。正如一位朋友所说:崮,是英雄的,是端庄、肃穆的,它像狮子一样凝望着,冷静而霸气。

2021-12-07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岱崮镇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61338.html 1 崮乡那片中国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