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30日
第07版:旅游报07版

以文旅融合为抓手 谱写清江浦全域旅游发展新篇章

“运河三千里,最忆清江浦”。清江浦区作为江苏淮安市主城核心区,曾获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创新创业百强区、投资潜力百强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书香城市建设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称号。近年来,清江浦区通过打造“三城联动,一线七点”的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总体空间格局,聚焦“大运河文化带标志性城市‘中核’地带”发展定位,推动清江浦区文旅深度融合,谱写清江浦全域旅游发展新篇章。

文旅资源集聚 要素健全

清江浦区得名于1415年开埠的清江浦,曾是南船北马、九省通衢的要冲,明清鼎盛时期是具有影响力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重镇。清江浦区汇聚清江大闸、文庙、都天庙等大运河文化遗产点133处,国家和省级文保单位10处;拥有A级景区9家,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1家,省自驾游基地1个,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个。古淮河、里运河、京杭大运河、淮河入海水道穿城而过,二河风光带贯穿南北,形成了清江浦区“五河七岸”的独特景象和清新靓丽的城市风光带。清江浦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10个大类,72个小项。其中,淮海戏、京剧、淮剧项目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江浦区现有文化和旅游企业1000余家,从业人数2万余人,规模以上文化和旅游企业百余家。公铁水空立体交通连接四方,京沪等6条高速境内交汇,距离淮安机场半小时车程、到高铁东站15分钟;拥有淮海、水渡口两大核心“商圈”,星级及大型酒店12家,旅游购物场所21家,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98座,全区实现5G信号全覆盖,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建设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为辖区内文化和旅游企业建档立卡,提供精准服务。开发淮安市文旅一体的移动互联服务App“清江浦文旅云”和“文旅清江浦”微信公众号,为市民、游客提供便捷的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

文旅业态丰富 深度融合

编制《清江浦区十四五文旅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讨论稿)》,进一步明确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定位、目标以及实现路径。打造以里运河文化长廊、清晏园为龙头的运河文化游,以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为代表的红色教育游,以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钵池山为主体的生态休闲游,以淮扬菜博物馆、御码头美食街为重点的淮扬美食游。建成以经典音乐欣赏为主的特色图书馆,打造“图书馆奇妙游”主题研学游品牌,区文化馆建成总面积约300平方米的非遗成果展示厅和活态传承展演厅,区非遗工坊在里运河、御码头等景区(点)推广开展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常态化演出。开展运河文化旅游四季特色活动,持续举办“清江浦庙会”“清江浦运河百花节”“夏游淮安·最忆清江浦”“最忆清江浦·梦回御码头”沉浸式实景演出系列文化和旅游活动,“运河三千里 最忆清江浦”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打造淮安旺旺食品工业旅游项目;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创成淮安市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古庄牛村在保护村庄原有风格的同时,建立观光采摘农业旅游品牌。清晏园利用VR技术,实现线上参观;御码头运河文化美食中心利用灯光等实现沉浸式演出。建成集文化创意、娱乐体验、游览休闲等于一体的淮印时光文创园文化旅游综合体。25个24小时翔宇书房及区图书馆等文化场馆,配有文旅综合咨询服务自助一体机,提供一站式文旅服务数字平台,推出云剧场、云课堂等线上服务。

文旅创新融合 效益显著

制定出台《清江浦区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融合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清江浦区文化产业扶持政策(试行)》《清江浦区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系列文件,设立全域旅游创建经费和文旅产业专项引导资金。以24小时翔宇书房为依托,打造了兼旅游咨询、文创产品展销、休闲品茶为一体的“翔宇文旅驿站”,并发布兼具旅游导览功能的《清江浦阅读地图》,探索公共文化和旅游功能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出版图书《清江浦故事》。清晏园周边街区按照“微更新、微改造”原则,打造展示老清江记忆的“最美街区”和老城更新示范街区;“一线一园”文旅廊道项目以“水活、路通、人动”为规划建设理念,打造南部新城核心区生态绿色高地、滨水体育公园和城市“微度假”文旅目的地;持续举办“运河文化”四季品牌活动;御码头运河文化美食中心入选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更新优化、新增设立旅游导览系统100多处,新建、完善旅游停车场5处,打造升级旅游购物商店10个,有效提升了文化和旅游消费便捷程度。

近年来,清江浦区突出文旅融合,推动运河文化传承发展。深入挖掘戏曲、美食、民俗等文化资源,出版《清江浦故事》;放大花街、大闸口、都天庙等运河文化辐射力,“赏运河美景、品淮扬美食、练掼蛋神技”的旅游品牌效应不断显现;通过里运河文化长廊串联起清晏园、清江浦记忆馆、清江浦楼、中国漕运城等重点景区以及散布其间的几十处文化遗产,为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突出产业组合,推动业态立体发展。统筹推进“一线七点”项目建设,努力使“大运河文化带标志城市样板区”成为清江浦文旅产业融合新名片;旺旺食品、澳洋顺昌LED、千年淮盐拉开了工业旅游的序幕;文庙祈福、化石探秘、研学、文化旅游吸引了众多的游客;淮海广场、万达广场两大商圈以及大猫餐厅、德国啤酒屋、海底捞等一批时尚餐馆,中澳华美达、开元宜居、宝龙艺悦等一批主题酒店,成为商务美食游的新亮点;以古庄牛村为龙头的农业生态游,年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00万元,旅游收入占比达到48%。突出提升聚合,推动城市形象升级。设计全区统一的导视导览系统和城市家居,推动全域文旅IP打造,体现运河名城的城市风貌;完成30个地块1.6万户棚户区的改造,对115个、125万平方米老旧小区进行整治改造,食博中心、新大运河桥等地标性建筑相继建成;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实现全覆盖,生态文明乡镇创建率达100%。

下一步,清江浦区委、区政府将继续把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推动产业转型、提升城市品质、增进民生福祉的战略选择,以复兴运河文化为核心,聚焦“大运河文化带标志性城市‘中核’地带”的工作中心,打造“两区、三街、三片区”,探索一条“产业结构合理、优势特色鲜明、规模效益并重”的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道路。

2021-11-30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61180.html 1 以文旅融合为抓手 谱写清江浦全域旅游发展新篇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