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燕
发展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在乡村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乡村旅游投资主要依靠财政投入、千村一面、乡村产业造血功能弱等。杭州市临安区青山湖街道另辟蹊径,将乡村运营作为发展乡村旅游的抓手,面向全国招引热爱乡村、会策划、懂旅游营销的乡村运营师扎根乡村,村集体、村民与之展开合作,激活乡村“沉睡”资源,将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这也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积极探索和生动实践。
乡村运营 奖励后置
一半城市,一半乡村,杭州市临安区青山湖街道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街道临近杭州市区,这里有青山湖科技城,是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重要节点,通16号线地铁。整洁的厂房、楼盘、商场,现代消费主义场景一应俱全。往东十多分钟车程之后,就进入了原来的横畈镇,这里青山万丈、流水潺潺,一派朴素的乡村模样。2011年,原横畈镇合并入青山湖街道。从此,科技与田园,共存于青山湖街道。
用当地人的话来说,这十年来,青山湖街道的发展是“一切为了科技城,为了科技城的一切。”而现在到了转变的时刻。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青山湖街道希望通过科技城的发展带动乡村的发展,让东部山区的乡村成为青山湖科技城的后花园。科技城的工作人员来自五湖四海,他们希望这里不仅是工作地,也是休闲生活的家园。”青山湖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顾晓芬说,2020年年底,青山湖街道的6个村子面向全国招引乡村运营师,通过乡村运营,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在城乡互动的过程中实现“家园的共享”。
临安山区地貌丰富,超过四分之三的土地被森林覆盖,竹林遍布,生态是临安乡村的最大优势和价值所在。临安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陈伟洪说:“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临安遇到了乡村旅游投资主要依靠财政投入、千村一面、乡村旅游产业造血功能弱、专业化运营缺乏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临安需要探索出一条通过激活市场力量造血乡村、赋能乡村的新道路。”
临安区提出的“乡村运营”,在实践过程中最重要、最有特色的一点是“奖励后置”。“政府不会大包大揽运营费用,乡村运营团队来这里,一开始是没有收入的。”陈伟洪说。他去全国很多乡村考察过,在他看来,乡村运营奖励后置才能够真正让乡村运营可持续健康发展,而不是说政府先出钱请人来代运营,这样无法真正激发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乡村运营师和乡村之间是双向选择的过程。陈伟洪认为:“没有一定乡村情怀的人,是不会来的。”他形容这个过程就是“相亲”,双方都要满意,乡村运营师有两个月的试运营期,两个月后,需要通过试运营考核,之后村集体与运营师签订正式的运营合同。
然后又是一年的考核期,通过评分考核,临安区政府会给达到考核指标的乡村运营师20万—100万不等的奖励。而青山湖街道会给出相同1:1的奖励,这也是这些年来青山湖科技城发展带来的实力和底气。比如,经过一年运营考核,如果一个乡村运营师得到临安区政府的20万奖励,青山湖街道会另外再出20万奖励给到运营师。
同时,青山湖街道召集14名机关干部和26名村干部组成专员服务队,发挥“人头熟”“情况清”“特色晓”的作用,和乡村运营团队一起,深度挖潜乡村特色资源。
现实维度 创新场景
乡村运营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资源、业态、产品、市场、经济收入这几个现实维度。如何梳理、撬动乡村资源、布局业态、寻找投资、创新旅游消费场景是乡村运营师需要认真考虑和实践的课题。
目前青山湖街道6个村子签约的6位运营师多是在杭州或外地打拼的专业人士,陆续都已驻村办公。朱村运营师程鑫磊之前在杭州运营“村社通”,这是将原产地物产和城市社区居民对接的渠道。之所以选择来朱村运营乡村,是因为他觉得“要为城市人群寻找一个心灵栖息地”。
程鑫磊是一个行动力很强的人,村里的一个荒坡已经铺好了草皮,路基周围种上了各种颜色的月季花,山林里放养了很多鸡。他认为城里人在闲暇时间来这里抓鸡、挖笋会是非常难忘的旅游体验。另外,朱村的旱地竹龙也是可以进行研学旅行和特色体验的非遗资源。
郎家村运营师陈宝琞是资深旅游业人士,熟悉大众旅游渠道,和长三角一带的旅行社打过很多交道,“当前的大众旅游正向有品质有内涵的休闲度假旅游转变,运营乡村,做有品质的乡村旅游才会拥有广阔的天地,我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实现个人价值。”
最近几个月,陈宝琞摸清了郎家村的资源:村门口的白河可以做成景观带并带动夜间消费;村集体的500亩稻田可以做成有层次的田园综合体项目,他设想孩子们在其中劳作并接触、认识自然的场景应该十分美好;村里有横畈豆腐干的非遗工坊,还有一个直播基地,将来可以对接村里的农副产品销售,打造田间地头的农家网红。
天目山脚下的洪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山上有古寺,山下有古塔。村里有一条始建于唐代的上香古道——径山古道,从古道徒步上“江南五大禅院之首”的径山禅寺只需要半小时,是杭州最美森林古道之一。元代的普庆寺古塔历经千年,依然矗立于村口溪旁,2013年被列为国家级历史保护文物。
在洪村运营师老白(化名)看来,茂密的竹林、曲径通幽的古道、村里废弃的炒茶厂厂房都是优质的乡村旅游资源。运营了几个月后,老白已经拉来一个投资商,在古道起点附近打造一个自驾车露营地,施工正在进行中,目前已经有了雏形。
老白之前在莫干山等地运作过精品民宿,来到洪村的本意也是为了寻找一块合适的地方开发民宿,结果和村书记蒋贤福十分投缘,便“入了乡村运营师的坑”,现在已经成为洪村“新村民”。他将村里一处破败的农房改造成了现代风格的民宿,“希望这样的改造产生引领作用,让村民意识到,自己闲置的房子可以改造成具有现代美学的居所。”
物质富裕 精神充实
白水涧村在一条沟谷之中,曲径通幽,别有洞天。赵春晓是白水涧村乡村运营师,他准备在自己租的工作室外面挂个牌子,名字想好了,就叫“乡村大脑”——为乡村运营提供智慧解决方案。
如果从通常的眼光来看,白水涧村进行乡村运营的空间有限:村里的白水涧景区被私人承包开发,村里没有闲置房屋,森林也是在保护区内,不能开发利用。
但赵春晓并不这么看,来到白水涧村的这段日子,他每天都会写运营日报,8月20日的日报是这么写的:什么是有效的乡村运营?是业态布局?是招商?从资源调查开始,从客观条件开始,从民生实际开始,重视儿童、老人、妇女,重视每一个村民,重视每一个致力于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者。
白水涧村有数量不少的“新村民”,主要是来自城市的退休职工,很多人拥有一技之长。赵春晓在走访调查中发现,不仅是村民对“乡村振兴”非常期待,新村民也一样希望在这个过程中出一份力。“我认为,不仅森林、闲置的房屋是乡村旅游资源,无形的精神内容也是宝贵的乡村资源。”
于是,赵春晓筹划组织了一次针对村里孩子的暑期书法课,由新村民免费授课。“虽然是小活动,但效果很好,家长很高兴,之前孩子们上兴趣班都要去镇上。新村民觉得付出很有价值,也很高兴。”在赵春晓看来,所谓的城乡互动,就是在这样的活动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也为村民发展乡村旅游做了一次精神动员。
乡村运营、共同富裕,并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丰裕,也是精神上的充实。
青田村紧挨着青山湖街道,这里的乡村运营师是浙悦文旅的几个95后年轻人。在青山湖街道乡村运营顾问杨笠看来,“这些年轻人带来了不一样的思路和做法”,新修的一处白色木屋是运营工作室,挂上“赤鲸平常料理”的牌子,很有青春的风格。村里原本有几个废弃的矿坑,有着一湾碧绿的水面,“这就是‘青田马尔代夫’啊!”95后运营师纤纤说。
矿坑生态修复已初步完成,青田村计划和杭州当地一个研学品牌合作打造一个亲子营地。最近,他们计划在矿坑附近做一个摄影展,内容就是反映本土乡村生活的细节,到时候邀请当地村民前来欣赏体验,发现身边的美好。
因为临近青山湖科技城,青田村大部分年轻人白天都在科技城上班,晚上回到村里。运营团队觉得这些年轻人也是非常宝贵的财富,组织了“青田青年乡贤会”,请他们为自己村里的运营发展出谋划策,村里的年轻人都积极踊跃,引入各种资源。
每个村资源不同,运营手法也不同,但是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致的,通过对乡村的经营,激发乡村自身内在动力,在这个过程中,乡村振兴、探索共同富裕的路径逐渐清晰、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