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29日
第12版:旅游报12版

汉中

汉台区

厚承汉脉 臻美花海

汉台区位于陕西省西南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市的中心区。

近年来,汉台区依托“城、汉、绿”三大旅游资源优势,大力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完善旅游服务基础设施,着眼于推动旅游与文化、交通、农业、健康养老融合发展,全域旅游发展势头良好:举办了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旅游文化节系列活动,开展石门栈道、兴汉胜境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打造《天汉传奇》《汉颂》等大型文化旅游演出剧目,建成汉台区旅游集散中心,打造陕西省旅游特色名镇2个、乡村旅游示范村3个,河东店镇花果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建成尤曼吉房车营地、褒国康乐园等示范项目。2021年创建成为陕西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勉县

工业强县 三国生态

勉县东接汉中市汉台区,南邻南郑区,西靠宁强县、略阳县,北连留坝县、宝鸡市凤县和甘肃省两当县,具有承东启西、联通南北的区位优势。

近年来,勉县始终坚持绿色发展,锁定“武侯诸葛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目标,全力推动全域旅游提速发展,形成了以定军山、武侯祠、武侯墓为代表的三国文化体验游,以九昱汉水温泉为代表的康体养生度假游,以云雾山为代表的自然山水观光游,以养河湿地、油菜花海观光为代表的乡村田园休闲游,以陕钢集团汉钢公司为基础的工业旅游五大类旅游产品,2020年创建成为陕西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下一步,勉县将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立足秦巴山水生态保护、历史文化、温泉康体养生,优化全域旅游发展环境、提升配套服务设施,由现在的过境游向打造旅游目的地升级。

城固

张骞故里 神奇桔乡

城固县位于陕南汉中盆地,北依秦岭、南屏巴山,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西汉著名外交家、探险家、“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的故里。

近年来,城固县立足打造“文化旅游名县”和丝路文化旅游区域性目的地,持续提升全域旅游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水平。2021年重点实施7个文旅项目,改造景区、推进红色旅游、遗产保护维修、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酒文化体验项目等工作多管齐下。金沙滩、小北河乡村休闲旅游持续火热。目前,全县建成国家3A级旅游景区3个、省级旅游特色名镇1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3个。随着中国农民丰收节暨柑桔旅游文化月、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等活动开展,“张骞故里、神奇桔乡”旅游品牌进一步彰显,“城固故事”备受赞誉。

留坝

绿色宝库 四季旅游

留坝县地处秦岭南麓腹地,汉中市北部。历史上即为南北通衢,有“秦汉咽喉”之称。

近年来,留坝县坚定不移实施旅游“一业突破”战略,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旅游环境,丰富产品体系,提升服务质量,“全域留坝·四季旅游”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大秦岭度假旅游目的地正在形成。目前,已创建张良庙—紫柏山、栈道水世界两个4A级景区,开发出紫柏山国际滑雪场、金水湾花海、县城老街、“最美乡村公路”、慢行绿道等一批覆盖全域、贯穿四季的旅游产品。建成“秦岭·宿集”、楼房沟民宿等高端度假产品,取得留坝西洋参等7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以融合发展理念,全力推进开发营盘运动小镇,建设县城“1950年代”文化主题功能区,并出台旅游开发奖励扶持政策,鼓励群众广泛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共享旅游发展红利。

佛坪

生态立县 旅游富民

佛坪县地处陕西南部、汉中东北部,有“生物资源基因库”“大熊猫的家园”“中国山茱萸之乡”等美誉。

近年来,佛坪县委、县政府将全域旅游突破、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示范、公共服务优化等紧密结合,整合各类资金投入旅游产业发展累计达25亿元以上。坚持用全域旅游理念做规划,多规合一打造出旅游业与文化、农业、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的产品。建成熊猫谷国家4A级旅游景区、秦岭佛坪国宝旅游度假区、沙窝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开创了“旅游一业突破,引领多业融合”的发展新格局。“十四五”期间,佛坪将立足建设中国秦岭自然生态休闲度假目的地,探索“两山银行”,打造“三个”高地,建设“四个”中心,做强“五个”支撑,优化布局,以“文旅+”深度融合,走出高质量发展之路。

略阳

乡村古道 田园康养

略阳县位于嘉陵江上游、汉江北源,秦岭南麓西段,地处陕甘川毗邻地带,千百年来一直被视为兵家必争和商旅辐辏之所在。

近年来,略阳县坚持核心引领、全域提升原则,完善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4A级旅游景区、灵岩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建设,打造嘉陵江秦蜀古道文化旅游线路,345国道乡村自驾游线路,汉水北源乡村度假旅游线路,全域旅游大格局基本形成。

下一步,略阳将积极推动全域旅游建设,围绕“两山”理念,结合高台文旅产业示范区和县城中央会客厅建设,做足“五山三水”文章,提升城区旅游服务功能。加强景区综合开发,加快推进五龙洞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灵岩寺景区梅花洞项目建设,积极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依托上坪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推进郙阁田园综合体省级度假示范区创建,努力打造集田园观光、农事体验、温泉康养、民宿休闲于一体的特色乡村旅居项目。

南郑

千年古县 诗画家园

南郑区位于汉中盆地西南部,北临汉江,南依巴山,交通路网四通八达,素有“西北粮仓”“天然药库”之誉。

近年来,南郑区依托千年古县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健全全域旅游发展体制机制,以“生态+旅游”引领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全力构建“两山两湖一中心”,打造“西北生态旅游目的地”。引资30多亿元,建成国家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1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2处、国家3A级旅游景区2处、国家水利风景区1处。整合资金13.5亿元,建成乡村旅游道路4条306公里、通景公路50公里、旅游厕所66座。汉调桄桄和南郑藤编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新增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美丽休闲乡村、金牌农家乐、家庭农场等乡村游产品不断丰富。南郑创办的油菜花节是受欢迎的花节花会,“山水南郑·诗画家园”的全域旅游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洋 县

朱鹮之乡 生态福地

洋县位于汉中盆地东缘,北依秦岭,南屏巴山,古为“洋州”,今称“朱鹮之乡”。

近年来,洋县实行“生态立县,旅游活县”战略,全力推进旅游“双创”,把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与华阳景区5A创建融为一体,联动打造陕西优秀旅游目的地。

洋县有长青华阳自然保护区、朱鹮自然保护区两大国家级保护区,在实施高标准环境保护的硬性要求下,着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旅游产品,创新推动“旅游+”融合发展。“旅游+田园生态”,龙亭镇、磨子桥镇、草坝村、柳山村等一批特色旅游村镇应运而生;“旅游+有机农业”,把黑米、黑米茶、五彩米等一批有机特产打造成旅游商品,屡获大奖;“旅游+电商”,持续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有机产品成了洋县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旅游+体育”,常态化、高水平举办风筝节、围棋大赛、马拉松赛、水上自行车大赛等体育活动,体育旅游蓬勃发展。

西乡

秦巴画卷 灵秀茶乡

西乡县地处汉中市东大门,历史悠久,7500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汉班超、三国张飞都曾封侯于此。

为推进全域旅游发展,西乡县全面深化领导夯落实,强化旅游环境整治,狠抓A级景区创建,着力打造“中国最美茶乡”旅游品牌。截至目前,已建成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2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4个。在推进产业深度融合中,建成“福星居”旅居公寓、“天赐秦韵”胶囊民宿,并加快民宿集群、旅居项目建设。

2021年,持续加大全域旅游投入,整合各类资金4000余万元,用于景区创建、旅游宣传营销、基础设施配套等建设。坚持“政府牵头、社会注入、市场运营、群众参与”的思路,多方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旅游产业,不断提升旅游发展质量,联动特色旅游文化活动,为全域旅游发展强筋壮骨。

镇巴

世界天坑 民歌镇巴

镇巴县地处大巴山腹地,汉中市东南隅,是东汉著名军事家、外交家班超的食邑之地,有着“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之称。

近年来,镇巴县定位“世界天坑 民歌镇巴”旅游形象,不断开发旅游产品,推动产业融合升级,形成了县域旅游精品引领、多点支撑的良好全域旅游发展格局。陆续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个、省级特色旅游名镇1个、乡村旅游示范村2个;推出乡村旅游景点8处,打造精品旅游线路5条、县镇级游客咨询中心5个、智慧旅游平台3处;建成景区农家乐42家,A级旅游厕所26座;全县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达2000余人,间接从业人员5万余人次。下一步,镇巴县将以生态基因和地域文化赋能旅游产业发展,加快构建吃住行、游购娱融合协调的旅游体系,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宁强

汉江之源 蜀道明珠

宁强县位于汉中市西部,北依秦岭、南枕巴山,地界三省、襟陇带蜀,是联结大西北与大西南的主要门户和黄金通道,也是长江支流汉江的发源地,有“蜀道明珠”和“三千里汉江第一城”之美誉。

近年来,宁强县全力推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抢抓“绿巨人”开通机遇,以省级文化旅游名镇建设为抓手,加快实施景区西游客中心等项目建设,探索发展数字经济、健康养生等新业态。目前,青木川创5A稳步推进,汉江源景区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羌族文化产业园酒店、巴拿洽商业街、演艺中心、康养中心等项目建设及园区道路、亮化、标识、绿化等配套设施;举办首届非遗美食节、抖音短视频大赛、《中国好声音》宁强站等系列活动。积极做好文旅融合,打造旅游品牌,增强旅游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餐饮、住宿等现代服务业水平。

2021-09-29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59825.html 1 汉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