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肖相波
“早就听说青岛邮轮母港这边开设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青岛主题展,我特别期待。趁着周末休息,来重温一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顺便打卡这座青岛旅游新地标。”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90后”游客林玲与朋友到青岛邮轮母港看展览、观海景、逛免税店。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邮轮行业被迫按下“暂停键”,目前仍未大规模重启。青岛邮轮母港面对全球疫情严峻、国际邮轮停航形势,在危机中育新机,聚焦主业多元发展,创造需求主动求变。
盘活闲置资源
近期,青岛邮轮母港拓展了会务会展、电影拍摄、进口商品及文创产品销售等业态,盘活闲置资源,增收创效,取得了预期效果。
七一前夕,由青岛市委、市政府主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青岛主题展在青岛邮轮母港开展。5万多平方米的青岛邮轮母港客运中心变身成为青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
来到青岛邮轮母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青岛主题展”雕塑引人注目。走进客运中心,原本空旷的候轮大厅被划分为4个展区,主办方用上千幅照片、300多套珍贵实物、多种数字化科技手段,生动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逐步实现救国、兴国、富国、强国奋斗目标的辉煌历程,吸引众多游客参观打卡。“前来参观学习的人很多,包括不少企事业单位人员。这里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课堂和市民表达爱党爱国情怀的热门打卡地。展览开放后,受到观众的欢迎,原计划8月31日结束的展览展期延长至9月30日。”一位讲解员告诉记者。
客运中心二楼则是免税购物展厅。参观完展览走上二楼,琳琅满目的商品满足了游客的购物需求。记者了解到,伴随着展览举办,青岛邮轮母港与中免集团合作,将部分免税商品以及文创产品搬到了展览旁边,为游客提供方便的购物体验。
优化发展格局
9月6日,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了《山东港口青岛国际邮轮港“集装箱部落”规划方案批前公示》。“集装箱部落”项目计划占地4500余平方米,按照4层集装箱设计建设,将引入餐饮、休闲、文娱、文创、时尚体育运动、云办公等业态,打造青岛独具特色和内涵的新地标。
山东港口邮轮文旅集团总经理王涛表示,“集装箱部落”项目是青岛邮轮母港优化发展格局的切入点,将进一步创新业态,集聚人气,拓展邮轮文化和旅游产业链。近年来,山东港口邮轮文旅集团与威海文旅发展集团组建合资公司,利用资源优势,开展滨海游、海岛游、研学游、红色教育等,打造“仙境海岸”文化和旅游品牌。
此外,青岛邮轮母港还举办了“山东港口”杯仙境海岸半岛城市帆船拉力赛等体育赛事,推进文化与体育赛事、旅游、经贸等深度融合,并打造了占地8000多平方米的滨海运动公园,为市民休闲运动提供了好去处。
开展多方合作
随着各国邮轮旅游陆续重启,海南、上海近期也出台相关政策,探索国内海上无目的地游航线新模式,推动邮轮产业复苏。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青岛也在积极开展多方合作,为邮轮市场复苏做好准备。
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副局长张锡涛介绍,疫情防控期间,青岛积极争取无目的地游航线开通;加大邮轮产业招引力度,探讨开展与中资邮轮合作,成立青岛首家本土邮轮公司;加快打造日韩国际物流“黄金大通道”,申请恢复或开辟中日班轮航线、加密中韩航线、给予航次补贴等支持;加强邮轮港区规划建设。同时,重视邮轮人才培育,设立胶东经济圈邮轮人才培养机制,推动形成胶东五市邮轮人才培养一体化格局。
今年7月26日至27日,2021东北亚邮轮产业国际合作会议暨第九届中国(青岛)国际邮轮峰会举办,来自嘉年华、皇家加勒比、地中海、中船等邮轮公司,邮轮港口城市,邮轮旅游科研机构以及旅行社和OTA的200多位嘉宾出席,搭建起行业讨论交流的平台。
青岛邮轮母港充分利用峰会等活动契机,与各主管部门、行业协会、邮轮公司深度交流与合作。目前,青岛邮轮母港与青岛大学文化旅游高等研究院共同成立了山东港口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院;与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合作成立了大学生就业创业实习实践基地;与中国旅游集团旗下星旅远洋国际邮轮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旗下三亚国际邮轮发展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邮轮旅游、免税业务、文旅项目投资、旅行社、酒店、金融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巡视员王淑娟表示,作为主管部门,将加快研究出台新一轮邮轮旅游扶持政策,加强市场营销,鼓励企业拓展新产品、新市场。同时,探索中资邮轮公司在青岛邮轮母港开设母港、访问港、始发港等新航线,开发“邮轮+”旅游线路、邮轮一日游等新产品,推进邮轮公司在青岛的常态化运营,推动邮轮旅游市场加快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