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23日
第01版:旅游报01版

原生态+现代化 平潭高质量建设国际旅游岛

□ 李金枝 本报记者 吴健芳

五年累计接待游客2433.0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6.01亿元,年均增速分别为12.2%、12.8%;五年游客接待量、旅游收入分别相当于建设启动以前十年间的2.6倍、11.4倍……一连串的数字,映射出福建平潭国际旅游岛的建设速度。

“平潭发展面临的不是百年一遇而是千年一遇的机遇”“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平潭的‘真宝贝’”……习近平总书记的寄语,成为指引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旗帜。

2016年8月,国务院批复《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方案》。五年来,平潭牢记总书记嘱托,在中央的利好政策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结合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秉持“原生态+现代化”理念,在基础设施提升、业态创新、品牌营销等方面先行先试,深耕“平潭蓝”,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昔日无名海岛已然蜕变成旅游热岛。

景区提升 全域皆景

平潭猴研岛,距离台湾仅68海里,是祖国大陆距离台湾岛最近的地方。这里怪石嶙峋、海湾曲折,石滩美景一览无余。可谁能想到,这里曾是平潭岛“光长石头不长草”的典型代表呢?

2020年以来,平潭大力实施“68小镇”(猴研三岛一期)生态修复及景观提升工程,以“观海赏岩、遐想发呆、品鲜追泪、情怀两岸”为开发主题,先后建设猴研三岛、中心渔港68集市、渔人码头彩绘街等,推出墨水石柱、邮票相框、忘归石等景观,让猴研岛从一座荒岛变成具有两岸特色的网红打卡地。

猴研岛的变化,是平潭综合实验区大力实施景观改造提升工程、推动景区设施提档升级的缩影。

平潭拥有岛屿126个、岩礁702个,海岸线总长408.7公里,拥有独特的滨海雅丹地貌和“风棱石”地貌资源,旅游资源丰富。“为进一步提升景区内涵,平潭创建了‘1+3+N’的旅游综合管理体制,先后启动‘七大攻坚战’‘八大工程’,持续推进旅游景区环境整治提升,逐步改善旅游环境与旅游形象。”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游与文化体育局有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平潭秉持“原、高、低、慢”的理念,相继启动坛南湾、石牌洋、仙人井、将军山等景区改造提升工程,新开发打造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长江澳等一批新兴旅游景区景点;在重点旅游景区、特色旅游村、环岛路等游客集聚区,建设了一批游客服务中心、旅游驿站。

随着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建成通车,平潭迈入高铁时代。以此为契机,平潭有序推进环岛生态廊道及“通景路”“环景路”建设,提升各大景区接线道路,串联八大风景名胜区和沿线90多个村落,实现以景引路、以路为景、全域皆景。

创新发展 多点开花

在金井游船码头,登上“海坛2号”游轮,站在豪华客舱三层的甲板上,海天一色的美景尽收眼底。“沿途还可以领略大屿岛、象鼻湾等海上风光,满眼都是‘平潭蓝’,真是太美了。”南平游客张先生意犹未尽。

平潭海上观光游轮公司董事长陈亮说:“‘海坛2号’分为南、北两条航线。南线途经大屿岛、象鼻湾、草屿岛、塘屿岛等地,北线途经海峡大桥、竹屿口、石牌洋等地,串联起各岛滨海风光和相关景点。如今,海上环岛游已成为平潭旅游一道亮丽风景线。”

近年来,平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吸引华侨城欢乐南岛、南寨山文旅综合体、世茂海峡恋岛等重大旅游项目落地。

走进位于大练岛的世茂海峡恋岛项目工地,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该项目总投资80亿元,占地1300亩,依托大练岛历史人文遗迹和自然资源优势,致力于打造“恋海、恋美、恋乡、恋山”的海上康养度假胜地。“如今,平潭旅游正迎来高速发展阶段。该项目的落地,将弥补平潭海岛康养旅游产品市场的空白,为平潭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打造国际旅游岛增添新动能。”世茂集团副总裁、世茂海峡发展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吕翼说。

“乘着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东风,平潭不断创新发展模式,促成签约一批标志性大项目、好项目,催生海上环岛游、生态廊道游、乡村特色游、全岛智慧游等特色旅游产品。文化旅游、体育旅游、海洋旅游、影视旅游等融合业态提质升级,不断丰富着国际旅游岛建设内涵。”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游与文化体育局有关负责人说。

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推进,平潭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基本形成。据了解,2019年平潭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9.0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由2015年的50.20%提高至2020年的60.00%。

多元营销 走向国际

《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方案》获批以来,平潭以“两岸间·大海边·游岛玩海平潭蓝”品牌为总揽,积极拥抱互联网,深化文旅融合,开展多元营销,塑造品牌IP,推动“平潭蓝”走向国际。

2020年,为吸引更多游客关注平潭,在“市长带你全福游”直播活动平潭分会场上,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副主任吴礼源通过抖音、西瓜视频、今日头条等平台,带领广大网友“云游”国际旅游岛,短短1小时吸引了20多万网民在线观看与互动。

每年夏天,平潭部分海面上能看到星星点点的蓝色荧光,这种被称为“蓝眼泪”的景观吸引不少游客专程到此“一睹蓝颜”。近年来,平潭深挖“蓝眼泪”资源,联合多家OTA平台推出平潭赶海“追泪”直播等活动,累计超2亿人次在线“追泪”;依托百度地图APP推出“智慧追泪”系统,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将“蓝眼泪”景观播报与旅游出行服务相结合;招募网红达人到平潭深度采风,创作含有“蓝眼泪”元素的短视频、游记攻略等,并在境内外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等进行传播。

五年来,平潭不断深化“影视+旅游”“运动+旅游”融合发展,着力打造竹屿两岸影视文化基地,引进春秋时代、兄弟映画等280多家影视文化企业落户,还吸引综艺节目、电影等在平潭取景拍摄;以“风骑云泳”为主题,举办国际风筝冲浪赛、国际自行车赛、国际帆船赛、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等赛事活动,提升平潭知名度和美誉度。

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游与文化体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平潭还持续开展“平潭旅游嘉年华”“促进旅游旺季百日升温”“热气球嘉年华”等活动,先后举办“中国—小岛屿国家海洋部长圆桌会议”、南岛语族考古研究高端研讨会等;在北京、青岛等地举办多场推介会,在福州三坊七巷、福州长乐国际机场、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以及台湾设立平潭国际旅游岛推广站。同时,积极“走出去”,到日本、英国、法国、希腊等国家举办平潭国际旅游岛专场招商推介会。

得益于国际旅游岛的拉动效应和实实在在的营销成效,五年来,平潭先后荣获“2020博鳌国际旅游奖精品目的地”“中国最美文化生态旅游名区”等称号,“平潭蓝”旅游形象深入人心。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下一步,平潭将对照《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方案》,继续深耕“平潭蓝”,逐步迈向“高颜值”,努力成为两岸同胞向往的幸福家园和国际知名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2021-08-23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58873.html 1 原生态+现代化 平潭高质量建设国际旅游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