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文化和旅游部下发《加强导游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行动方案(2021—2023年)》,提出加强金牌导游培养,发挥好金牌导游工作室传帮带作用。2017年,原国家旅游局启动了“万名旅游英才金牌导游培养计划”,鼓励入选对象开展业务研究和实践,以点带面、示范引领,为提高导游队伍专业素养、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发挥积极作用。随后,各地探索成立了多种模式的金牌导游工作室。经过几年的发展,各地金牌导游工作室状况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本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 本报采访组
搭建平台 助力成长
2017年12月,首期“万名旅游英才金牌导游培养计划”结束后,上海、北京、河北、山西、杭州、厦门等地成立了多个金牌导游工作室。
“成立工作室的初心,就是要联合金牌导游的力量,讲好厦门故事,努力为厦门形象添砖加瓦。目前,工作室的主要职能是做好‘传帮带’,开展厦门导游岗前培训,提升导游队伍素质。”王婷告诉记者。2019年,厦门两位金牌导游、来自厦门建旅集团的王婷和厦旅国际旅行社的邢立文联合创办了鹭承金牌导游联合工作室。
谈起金牌导游工作室的主要任务,金牌导游(河北)联合工作室负责人杨磊表示:“工作室以导游分会为载体,主要是为了凝聚河北省内优秀的导游人才,积沙成塔,凝心聚力,发挥金牌导游传帮带作用,为导游人才的培养培育、提高河北导游队伍的整体服务水平、宣传河北的旅游资源和导游正面形象、传递行业正能量发挥作用。”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金牌导游工作室的影响力正在日益扩大。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多地金牌导游工作室利用自身的号召力和影响力,组织各种培训、举办公益活动、推广家乡旅游,成为导游队伍中的正能量典范。
来自杭州淳安县下姜村的导游小姜,前不久参加了由杭州市金牌导游联合工作室组织的“跟着金牌导游学外语”培训。经过3个月的培训,原先单词发音不准确的他已经能流利地用英文交流了。他说:“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就要在杭州召开了,此次培训就像一场及时雨,让我又掌握了一项技能。”
杭州市金牌导游联合工作室成立之时,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跨省团队游、出境团队游均处于停滞的状态。“越是这样的时刻,越是要提振导游的士气。”杭州市旅游协会导游分会负责人何亭说,去年5至7月,工作室与浙江之声广播电台合作,开设了“金牌导游说浙江”栏目,向市民及游客深度讲述杭州。随着国内旅游市场逐步恢复,联合工作室也将工作重心逐步转到“传帮带”工作上,开展了“跟着金牌导游学外语”“跟着诗词游杭州”“跟着金牌导游看世界”、华东知识专题、红色文化专题等培训,每一个都扣准了时下旅游市场关注的热点。何亭说,对于培训课程的设计他们非常认真,希望能够给导游带来真正有帮助有价值的课程。
杭州市金牌导游联合工作室在疫情防控期间的探索就是一个缩影。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上海漫悦文旅的金牌导游工作室开展了上百场公益讲座、数十场就业指导沙龙、数批免费导游考级辅导学习,累计服务导游400多人。
去年以来,金牌导游(河北)联合工作室推出了“金牌导游云课堂”等在线公益培训课程,内容涉及河北的历史文化、旅游知识以及导游带团技巧、服务技能、礼仪规范等。联合工作室还在当地导游分会的指导下,与河北新闻网一起制作了“名牌导游带您游河北”系列宣传节目。
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山西金牌导游工作室与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合作推出了“游山西 读历史 金牌导游话山西”系列节目,由山西省金牌导游组成的“金牌导游话山西”团队,定期讲述山西故事。
依托深圳市导游协会,深圳市金牌导游工作室开展了红色旅游培训、乡村旅游培训、摄影旅游培训、研学师培训等课程,不断提高导游的专业能力。
积极探索 带头引领
从成立之初,各地的金牌导游工作室就在公益服务、行业助力、文化推广、执业指导、规范化运营等方面展开探索,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采访中,上海漫悦文旅的金牌导游工作室相关负责人分享了工作室的成长经验。“工作室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瓶颈。比如,有用人单位想与工作室进行服务合作,但又顾虑工作室是个松散组织,最终合作未能达成。为了让金牌导游工作室更合规、合法地服务行业,2020年6月,我们注册成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组织)——上海青浦漫悦文化旅游服务中心,相关的管理体系也随之健全,此后的合作也在合规合法的基础上展开,彻底解决了服务资质难题。此外,由于工作室成员来自不同的旅游企业,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开展一些活动时很难聚齐,我们就发挥网络作用,将线下交流变成线上协商,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通过实行分工协作和项目责任制,更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工作室有个创新,就是把河北省历年参加过导游大赛的优秀选手、中高级导游员以及各地市比较优秀的导游员集结起来,建立了一个河北英才导游群。把工作室的成果及工作信息通过这个群进行发布。同时,这个群也有集思广益的作用,大家可以共同为导游人才队伍的培养、导游服务水平整体提升建言献策。”杨磊表示。
在传帮带方面,各地金牌导游工作室也下足了功夫。山西金牌导游工作室成立了占地百平方米的导游学习交流常设机构“黄金屋”,供导游日常学习交流使用,并邀请专家、资深导游举办公益课堂。
鹭承“金牌导游”联合工作室创始人邢立文说,近年来,工作室组织了厦门新导游岗前培训、厦门优秀导游员素质提升培训课程,还到厦门理工大学、厦门城市学院等院校开展公益讲课,进一步提升厦门导游员队伍素质。
上海漫悦文旅的金牌导游工作室和校企合作,直接面对学生,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训。同时,协助旅游院校辅导学生参加导游讲解比赛,储备导游人才资源,逐步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模式。
今年5月19日,由100名金牌导游、20多个金牌导游工作室发起成立的“全国金牌导游联盟”落地文化和旅游部福建培训基地。据介绍,联盟将通过定期举办公益活动,做好金牌导游的传帮带工作,同时搭建交流平台促进金牌导游资源共享。
寻求支持 持续发力
采访中,多位金牌导游工作室负责人谈到了工作中面临的困难以及建议。
“因为工作室是公益性质的,在组织活动时,经常会遇到该由谁来支付场地和讲课老师费用的问题。又因为是松散型的组织,也难以承接相关项目。”北京曹震金牌导游工作室负责人曹震说。对此,有业者表示,像上海漫悦文旅那样申请成立一个民办非企业单位(组织)或许是一种思路。
文化和旅游部福建培训基地金牌导游培训班班主任朱晓珍说,金牌导游培训备受业内肯定,但是从调查反馈来看,还存在连续性培训不足、专业文化系统性培训不够、地域性文化精细化培训不足以及新业态拓展性培训不够等问题。“下一步,基地将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指导下,继续精细化金牌导游的培训工作,加大对线上培训的投入,通过丰富培训内容和手段,提高金牌导游培训的专业性。”
何亭坦言,工作室遇到的困难是缺乏专职人员。虽然想法很多,比如,让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的“网红”金牌导游与杭州的文化和旅游企业对接,带动文化和旅游产品销售;更多地参与到乡村旅游规划工作中,通过编写、更新讲解词等方式,提高乡村导游的整体素质等,但是,缺乏专职人员逐步推进。“希望能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帮助工作室健康成长。”何亭说。
谈到未来发展时,漫悦文旅的金牌导游工作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主管部门对金牌导游工作室的发展给予政策性指导,确保上下协调一致;推动金牌导游工作室进行“社团”或“民非”登记,走法治化发展道路;希望在“校企合作”板块中,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允许金牌导游工作室成为“孵化器”等。
“下一步,工作室将鼓励金牌导游把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培养更多优秀导游人才;在网络导游预约平台,探寻如何发挥金牌导游的作用,探索工作室的市场化运作;培养金牌导游在短视频、自媒体方面的制作和营销技巧;加大金牌导游与文化和旅游企业的融合,加大与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的合作,宣传金牌导游的正面形象。”杨磊说。
(采访组成员:陈静 王玮 吴健芳 丁宁 王文华 陈熠瑶 张宇 统稿: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