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红生
“百万雄师过大江”精品线路
安徽省蚌埠市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合肥市渡江战役纪念馆—合肥市肥东县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芜湖市板子矶渡江战役第一船登陆点纪念碑—江苏省南京市渡江胜利纪念馆
前不久,我参观了南京市渡江胜利纪念馆。
走进馆内,鲜艳的党旗,渡江战役总前委领导成员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塑像,伟大的胜利浮雕,极富视觉冲击力,一下子将我们带进那段峥嵘岁月。看着渡江战役场景演示,凝望着写有“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济南第一团”“英雄舵手”等字样的旗子,耳边回荡起隆隆炮声。
1949年4月20日,人民解放军渡江突击部队打响了渡江战役。第二天,毛泽东、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第二、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共百万雄师,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分三路强渡长江。千舟竞渡,万炮齐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一举摧毁了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4月23日晚,红旗插上了“总统府”门楼,南京解放,宣告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
芦苇丛中的小推车、木船、担架、挑子,“我送亲人过大江”图片……无不记录了军民鱼水深情。人民群众爱党爱军,要人有人,要船有船,要粮有粮。横渡长江共征集了9400余艘木帆船。此外,还有千余只小船运送粮草等物资,出色完成了各项支前任务。
展馆一处,阳光正艳,“天亮了”场景映入眼帘。南京市民纷纷走上街头,举着“天亮了,解放了”“中国共产党万岁”等标语,个个笑逐颜开,欢庆胜利。闻知南京解放喜讯,毛泽东情不自禁挥毫写下《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这首壮丽赞歌、不朽诗篇,如今镌刻在一面展墙上。
走出纪念馆,只见入口处的下沉式广场上,“停泊”着一艘黑色钢制蒸汽船,约20米长,它就是被誉为“渡江第一船”的“京电号”小火轮。“京电号”原在国民党首都电厂,用来运送煤炭。1949年4月23日夜,5名侦察员乘坐小船渡江至南岸。在中共南京地下组织的协助下,“京电号”为渡江战役所用,前后运送了1400多名解放军指战员渡过长江,邓小平、陈毅也是乘坐此船过江。
来到渡江胜利广场,湛蓝的天空下矗立着6组、49根直线柱体,高低错落,截面均为五角星,通体鲜红,组成了“千帆竞渡”群雕。一根根立柱,如鼓满风的船帆,破浪前进。
夜幕降临,灯火璀璨。自渡江胜利、南京解放那一刻起,这座六朝古都、历史文化名城终于回到人民的怀抱,翻开了改天换地的新篇章。眺望纪念馆方向,火红的群雕照亮了夜空,犹如耸立在江边的灯塔,指引前进方向;又如熊熊燃烧的火炬,激励人们向着新的辉煌砥砺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