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27日
第06版:旅游报06版

山海情深

文<杨广虎

黄河乡村振兴之旅

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街子镇、互助土族自治县班彦村、贵德县松巴村等)—四川(若尔盖县唐克镇、阿坝县查理乡神座村、松潘县大录乡等)—甘肃(榆中县青城镇、西固区河口镇河口村、临夏州折桥镇折桥村等)—宁夏(永宁县闽宁镇、西吉县吉强镇龙王坝村、沙坡头区沙坡头村等)—内蒙古(托克托县郝家窑村、乌审旗无定河镇巴图湾村、海南区赛汗乌素村等)—陕西(澄城县尧头镇、韩城市西庄镇党家村、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等)—山西(临县碛口镇、汾阳市杏花村镇、乡宁县关王庙乡坂儿上村等)—河南(惠济区古荥镇、陕州区西张村镇庙上村、兰考县东坝头乡张庄村等)—山东(岱岳区大汶口镇、章丘区官庄乡朱家峪村、博山区池上镇中郝峪村等)

随着电视剧《山海情》热播,宁夏闽宁镇声名远扬,吸引了众多游人。

闽宁镇在宁夏银川近郊的永宁县境内,原来是茫茫戈壁、连绵山丘。1990年10月,在原来农场的基础上建立了玉泉营、玉海经济开发区,从宁夏南部山区西吉、海原两县迁来1000多户百姓,他们算是闽宁镇的第一代移民。1996年,国务院确定福建省帮扶宁夏回族自治区。1997年3月11日,福建先遣考察组前往宁夏,初步确定了东西合作对口帮扶协作的重点项目——打井打窖、坡改梯、移民吊庄、希望小学。一场跨越2000多公里、历时20余年的闽宁协作由此展开。

这是电视剧《山海情》反映的真实背景。20多年里,闽宁镇陆续接纳了来自宁夏“西海固”6个国家级贫困县的4万多名移民。西海固地区十年九旱,苦瘠甲天下,曾在1972年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过着比电视剧里还苦的生活,但他们凭着不怕吃苦、坚忍不拔的精神,一代又一代,在这片土地上耕耘、繁衍。从闽宁村到闽宁镇,从尘土飞扬的黄沙滩到阡陌纵横的金土地,从昔日的“身上无衣、锅里无粮、炕上无席、房不遮雨”,到如今已面貌一新。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走进闽宁镇镇史馆,观看了《闽宁镇发展史》专题片,参观了反映闽宁镇开发初期艰苦生活的照片和用具,了解了闽宁镇移民群众在闽宁协作扶贫开发的征程中,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携手建设美丽家园、追求幸福生活的奋斗历程。住地窝子、背水、盖房、开荒,在改变命运的实干和苦干中,朴素、执着、坚强的移民们建成了我们眼前美好的家园,成了这里的主人。

在展馆里,我们还看到了红枸杞、黑枸杞、沙枣、葡萄酒等当地土特产品和线上销售这些产品的直播室。线下展示、线上直播,这个西部小镇已经实现了互联网快速交易,这可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在镇上的一个酒庄里,我们品尝了当地生产的红葡萄酒。宁夏葡萄酒酿造历史悠久,闽宁镇所在的贺兰山东麓由于其独特的地理、气候、土壤优势,被公认为世界上最适合种植酿酒葡萄和生产高端葡萄酒的黄金地带之一。如今,镇上酒庄很多,还有“红酒一条街”。

走在闽宁镇,只见镇上有学校、医院,各种基础配套设施齐备,宾馆饭店、精品民宿、特色农家乐、啤酒饮料、烤肉烤全羊……天蓝水绿人和,一派祥和景象。谁能想到,这是曾经寸草不生的干沙滩?乡亲们在戈壁滩上种树、种葡萄遮挡风沙,成就了干沙滩上的酿酒葡萄明星产区。在福建的帮扶下,随着双孢菇等产业兴起,“土货”变成“山珍”,销到了海外,第一次走出大山的农村妇女变成了带货主播。从白手起家的“移民吊庄”,到贺兰山下的美丽小镇,闽宁镇实现了跨越式奔小康。

2021-07-27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58296.html 1 山海情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