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任丽
在一号坑展厅前看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在二、三号坑展厅了解军队指挥系统,在新落成的铜车马博物馆探秘中国出土文物中年代最早、驾具最全、级别最高的“青铜之冠”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自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以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扩大,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参观游览。
“您从一号坑遗址展厅开始参观。”“‘青铜之冠’不在陈列大厅,请乘坐园区交通巴士前往铜车马博物馆参观。”上午8时,来自中南大学的志愿者匡同学已开始一天的工作,“除了引导游客有序参观,我们还会提供免费讲解服务。正值暑假,客流量增大,不少游客同我一样被兵马俑吸引,想要感受中华文明的灿烂伟大。”
与此同时,购买兵马俑雪糕、“兵萌俑”摆件和冰箱贴、“秦俑天团”盲盒等文创产品,备受年轻游客追捧。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旺盛人气,与博物院树牢文物保护意识,切实践行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的信念是密不可分的。
铜车马博物馆自5月开放以来,博物院原有展厅人流饱和的状况得以缓解,引导大批游客全面了解大秦铜车马文化。走进这座地下博物馆,游客不仅可以参观原址坑复原展厅、秦驰道及世界古代车马厅、铜车马相关器件展厅等,还能观看铜车马分解影像,近距离了解古代精湛的铸造工艺以及铜车马的挖掘和修复过程。
已从事8年导游工作的王磊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不仅是中国人民、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讲解让更多人了解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爱上中国文化。”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长田静表示,博物院在做好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基础上,结合文物特点,利用兵马俑的巨大影响力,积极开展国际交流,通过“国际志愿者”“优秀历史文化进校园”“秦兵马俑史密森尼数字教育”“秦兵马俑远程教育课堂”等多个项目向海外推广文化遗产,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其中,中美合作研发的“秦兵马俑史密森尼数字教育”项目成功入选《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未来,我们将持续肩负起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向世界阐释推介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