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首席记者 王洋
两个小时的演出时长,综合运用多种艺术手段,《伟大征程》通过21个节目回顾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
这是一个鲜活生动的党史学习课堂。在这里,人们通过歌曲、戏剧、舞蹈、杂技,亦或是多军兵种一体化实战演习的纪实表演,沉浸式感受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一个个阶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这是一次振奋人心的爱国主义教育。“镰刀锤头,党旗高扬”,当演出接近尾声,画外音的朗诵响起,每个人都觉得热血沸腾。这高度凝练的八个字,是对共产党人筚路蓝缕、攻坚克难的热情讴歌。正如节目中所表现的,百年来,在中国经历一个个最畏难的时候,那一抹红色的党旗耀眼夺目,它从人群中地慢慢升起,或在擎旗手的手中迎风飞扬,一直指引着中国人民的前进方向,带给人民无限力量。
这是一场党和人民之间的双向奔赴。从6月26日下午开始到6月28日演出结束,记者开展工作以来,几乎所有的采访对象都积极配合。他们迫切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表达对党的爱,表达能到现场为党庆生的喜悦。
一位志愿者阿姨在接受采访时告诉我,几场演出,她都在鸟巢外面,为观众提供指引服务,从没有机会进去看演出,但是她为自己能来这里服务而感到骄傲。她在采访后为我们动情演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一位加拿大华侨见到报社的记者们非常激动,拍摄采访视频时红了眼眶。他说,海外华侨工作、生活中得到的待遇与祖国发展是同频共振的,只有祖国强大了,他们才能在国外更加挺直腰杆。
记者在采访中遇到很多演员、工作人员,他们夜以继日地全身心投入排练,有的同志亲人去世仍旧在坚持。到底是什么让大家舍小家也要参与到这一场震撼的演出当中?一位年轻的大学生给出了她的答案:“我爱党,也能感受到党爱我,我们之间是一种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