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蒋平
“血战湘江·突破包围”精品线路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桂林市全州县湘江战役大坪渡口—桂林市全州县湘江战役全州觉山铺阻击旧址—桂林市兴安县千家寺红军标语楼—桂林市兴安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界首渡口遗址、界首红军堂、界首红军街—桂林市兴安县光华铺烈士墓—桂林市兴安县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桂林市灌阳县湘江战役灌阳新圩阻击战旧址
说起桂林猫儿山,可能知名度不如漓江,但要说猫儿山是漓江发源地,可能人们会兴趣大增。如若更进一步,知道猫儿山最高峰海拔2145米,系“华南第一峰”,还是红军长征突破湘江后翻越的第一座大山、著名景点“老山界”所在地,很多人可能就会迫不及待要去“打卡”了。
坐落于猫儿山脚的全州县才湾镇,系工农红军湘江战役著名的觉山铺阻击战发生地。觉山铺阻击战是湘江战役中著名的三大阻击战之一,这里是湘江战役中双方投入兵力最多、伤亡最大的阻击战场之一。
一草一木一英魂,一山一石一丰碑。星罗棋布的石林石阵,点缀着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远远望去,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犹如一只巨大的红军八角帽,静静矗立在崇山峻岭之中。纪念馆里,展出了大量从战壕旧址里出土的实战文物,战役的惨烈程度从中可见一斑。
怀着崇敬的心情沿路北上,进入猫儿山地界。这儿山陡林密,人迹罕至,属于一个被战争遗忘的角落。正因为如此,这里成为游击战的绝佳处所,红军自此开始踏上胜利的道路。
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在风中摇曳,诉说着上世纪的两场重要战事。其一为红军翻越老山界,取道黎平直赴贵州,其间艰辛,在陆定一的名篇《老山界》里有着详尽描绘。其二是1944年抗日战争中,日军进犯广西,与援华的“飞虎队”展开惨烈空战,一架美军轰炸机在猫儿山失事,10名美军飞行员下落不明,直到50多年后,一位上山采药的老农才发现了飞机残骸。后来,人们在飞机失事地为美军飞行员塑像、树碑立传,作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及中美友好的见证。因为这两段历史,神奇的猫儿山,再披一层神秘面纱。
盛夏的映山红,依然保持着春天红彤彤的底色。凉风送爽,为四面八方的游客展读着红色历史,延伸着红飘带的传奇。山腰处峭峰耸立,毛泽东《十六字令》中“惊回首,离天三尺三”的意境犹在眼前。若在繁星满天的夜晚,更有“手可摘星辰”之感,云雾萦绕之间,置身天当被地当床的广阔,尽显长征路上的豪情。
老山界四季温暖湿润,是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著名的漓江及资江源头,相距不过数米,却代表南北两条水路。这儿的野生植被种类繁多,保存完好,不时惊飞的野禽,让一路旅程不再孤单。
一路登顶,云蒸霞蔚,以迎客松为主的针叶林,不时吐云纳雾。云开雾散之时,若隐若现的“睡美人”峰,恍若仙子迎客,人行至此,不觉有腾云驾雾之感。当年的红军长征路,是鏖战强敌后的疲惫奔袭,而今后人重走长征路,是安步当车的抚今追昔。同样的场景,不同的心情,让人油然而生对前辈的崇敬,对幸福生活的珍惜,对美好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