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29日
第03版:旅游报03版

声音

“如果城市能够拥有足够多风格和主题多样的小书店,就会形成别具一格的文化景观”

——《光明日报》近日发表题为《城市需要众多小书店》的评论指出,小书店没有那么大噱头,也无法吸引大量读者来“打卡”,但是它们真正扎根在社区。一个个小书店就是市民的“精神中心”,是都市的灵魂。在文化产业政策上,它们由于体量有限,很难得到真正的关注,但是对市民和读者来讲,它们却是生活的一部分。随着中国城市化的深入,人们物质生活普遍改善,精神生活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书店,都市人会实现心的联结,至少在书店的时候,能够感受到一个更大的世界确实存在,孤独感也会因此减少几分。

“过于娱乐化的表述可能会消解文化内涵,旅游领域的短视频创作者要在两者间寻求平衡”

——据《经济日报》报道,近年来,短视频带火一家店、带火一条路、带火一个景区甚至一座城的案例屡见不鲜。对此,有关专家表示,目前,旅游产品的短视频偏娱乐化,仅凭几分钟甚至几十秒视频所呈现的内容,很难让受众对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探索和思考。对于旅游行业来说,通过短视频吸引消费者打卡只是营销手段,并非最终目的。以文化历史景点为例,所求绝不仅仅是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更要吸引游客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底蕴,让游客有意愿故地重游,或口口相传提升景点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只有景区的文创产品琳琅满目且各不相同,方能大幅提升景区的文化品位,让景区给游客带来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随着夏季到来,各地文创雪糕纷纷“出圈”,引来打卡热潮。对此,《北京青年报》发表评论指出,假如各景区争相仿效,文创雪糕不仅毫无创意可言,而且会变得越来越俗气。万物皆可“被雪糕”,其实是旅游产品开发创新能力不足的缩影。当前,旅游同质化现象严重,不仅人造景观千城一面,而且旅游规划也如出一辙,游客到了这些景区,总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游客想买一些地方特产回去,却发现真正的特产少之又少,大多数景区卖的商品都是差不多。

(本版编辑 龚立仁 整理)

2021-06-29 龚立仁 “如果城市能够拥有足够多风格和主题多样的小书店,就会形成别具一格的文化景观”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66737.html 1 声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