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22日
第05版:旅游报05版

乐山站·峨眉山—乐山大佛

蜀之胜嘉州

文<邓敏敏

现在提到乐山,首先联想到的是美食,因为被一个长居重庆的陕西人安利过太多次。没错,就是一个在重庆的朋友安利我四川最“好吃”的城市之一是乐山,以至于我差点忘了乐山最有名的远不止美食这个选项。

乐山古称嘉州,有“海棠香国”的美誉。早在唐朝,就有嘉州刺史薛能写下“四海应无蜀海棠,一时开处一城香”。我去过乐山四次,每次都是秋冬季节,所以对于“海棠香国”没有留下什么印象,但就是这座位于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南部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坐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东风堰和其他国家级旅游资源30余处,妥妥的一座宝藏小城。

海棠花开我没看到,东风堰我也没去过,但是“峨眉山—乐山大佛”我却去过不止一次。最早一次是在2003年10月,我的第一次以及至今为止唯一一次的看日出也是在那一年。这十几年来偶有遇到想看日出没爬起来,尤其是有人提出去看日出自己又不想去的时候就特别有底气,毕竟我是在峨眉山金顶看过日出的人。

这么多年过去了,印象还是很深刻。我仍旧清楚地记得,当年为了看日出,特意住在了峨眉山金顶。10月底的金顶非常冷,同伴叫不起来,完全忘记夜宿峨眉山顶的初衷,我努力地不被她蛊惑,咬咬牙从温暖的被窝爬出来,再披上当地朋友借来的军大衣,跟着朋友摸黑赶往最佳观景地。那一年,手机还不能拍照,景区也没那么多扛着“长枪短炮”占据有利地形的摄影师,不用推推搡搡,在那夜色浓重的山顶就更有一种抱团取暖的和谐氛围,彼此虽然不认识,但是大家都有说有笑地等着日出。当年看到红彤彤的太阳破云而出的震撼,已经不太记得了,只记得自己穿得跟个笨重的熊一般欢欣跳跃,甚至这种欣喜若狂的记忆可能也经过篡改,可是2003年的那次峨眉山日出至今难忘。我曾经穿过黑夜和冷风,去等待一场日出,从那以后,破晓的第一缕晨光总是会在我消沉的时候,劈开时空的距离,无意识或者有意识地温暖我。而那些当年一起看过日出的人们,此生可能都不复相见。

那一年,还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峨眉山下的室外温泉。那也是我第一次冬天泡室外温泉,被当地朋友推荐去泡室外温泉的时候,以为自己听错了,紧接着就让当时初入职场的我提前体会到了“真香定律”。这十几年来,国内国外的温泉体验过不少,但都不如第一次在峨眉山泡温泉给我留下的印象——没有游客,只属于我们几个人的室外温泉,夜色里也看不清楚峨眉山的轮廓,一个一个特色泡池就那么静静地圈在峨眉山中,泡累了就在泡池边的椅子上小憩,是现在游人如织的峨眉山再也回不去的从前。

后来又去过三次乐山,每次都去了峨眉山景区,一次在山下开会,一次乘坐景区游览车走马观花逛了一遍,还有一次再上金顶,到了金顶就开始落雪,看着雪花一点点裹住了树枝,覆盖了地面和房顶,雾气蒙蒙中是玉宇琼楼般的金顶,周围都是此起彼伏的游客惊呼声,只有我内心平静如水,我大约是见过比此更美的峨眉山。

而位于乐山市郊,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交汇处的乐山大佛景区,我去过两次。相信只要去过的人都会被这尊“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大佛震撼到。这尊由唐代开元名僧海通和尚创建,依山开凿,历时90载完成的弥勒座像,通高71米,脚背宽8.5米,是当今世界第一大佛。

第二次去的时候,由于时间充裕,我们选择继续乘游船远观乐山大佛。一步步走下九曲古栈道的路上,能近距离看到大佛身上的斑驳痕迹及青苔小草,而乐山大佛的神态,似乎也随着我们行走的路径不同变幻,或慈眉善目或凝神思索或微微一笑。

乘游船是从乌尤寺码头出发,顺江而下。随着游船缓缓前行,凌云山、麻浩岩墓、乌尤山、巨型卧佛、天然睡佛等尽收眼底。船上远观乐山大佛是完全不同的感受,壮观得让人窒息,脑海里没有任何形容词,就只剩下庄严肃穆几个字。脚下江水奔涌,千百年来,乐山大佛就在这三江之畔,“在时光里享受温暖,在流年里忘记花开”。

南宋邵博曾在《清音亭记》中写道,“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你若不信,不妨亲自去走走。

2021-06-22 邓敏敏 乐山站·峨眉山—乐山大佛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66604.html 1 蜀之胜嘉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