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14日
第04版:旅游报04版

宜宾市翠屏区奋力争创“天府旅游名县”(一)

锚定目标勇争先 文旅经济谱新篇

“文脉大通道”施工现场,工人们正紧张而忙碌地施工;李庄古镇里,古金沙国影视城项目,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依托哪吒文化,翠屏区精心打造的《神将哪吒》动画片也即将问世……一系列文化和旅游项目的高效有序推进,正为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工作注入强大的动能。

当前,翠屏区正紧紧锚定第三批四川“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这一目标,以全域旅游理念为指导,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体制机制创新、重点项目打造、提升公共服务等方面重点发力,全面激发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活力,助推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依托优势 培育壮大文旅经济

2000多年建城史、3000多年种茶史、4000多年酿酒史……地处金沙江、岷江、长江三江交汇处的宜宾市翠屏区拥有便捷立体的交通体系、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中国白酒之都”“一曼故里”等美誉。

截至目前,翠屏区拥有世界遗产备选名录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处,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11个,四川省生态旅游示范区2个,形成了“长江首城”和“中国酒都”两大核心旅游品牌,并先后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哪吒文化之乡”、首批“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四川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等称号。

今年4月,宜宾燃面、李庄白肉两道来自翠屏区的特色美食还入围四川天府旅游美食候选名单。

依托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近年来,翠屏区通过狠抓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实现了旅游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从2017年至2019年,翠屏区游客接待总量和旅游总收入均稳居宜宾市各区(县、市)前列。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翠屏区共接待游客156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70亿元,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在翠屏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看来,创建“天府旅游名县”是一场“亮家底、比发展、拼质量”的角逐,这对于文化和旅游资源富集、品牌鲜明的翠屏区来说,既底气十足又恰逢其时。

锁定“名县” 机制体制全面创新

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翠屏区便从体制机制、宣传营销等多个方面发力,开足马力向“天旅游名县”命名县迈进。

为了让创建工作更加高效,翠屏区成立了由党政主要负责人“挂帅”的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工作领导小组,并将该项创建纳入年度目标考核,拟定了《关于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的实施意见》《宜宾市翠屏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工作任务分解表》,建立健全了工作例会、项目跟踪、协调协作、考核通报等工作机制,将目标任务进行详细分解,严格执行定责任单位、定责任人、定任务、定时限、定配合单位的“五定”原则,形成了牵头责任单位明确、相关部门联动配合、社会群众积极投身参与的良好创建氛围。

资金也是创建工作的重要保障。为此,翠屏区每年落实1亿元文化和旅游产业基金、2000万元文化和旅游项目奖补资金,用于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同时,翠屏区还以李庄古镇、五粮液景区等品牌创建为“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增添动能。

为推动“天府旅游名县”创建进程,翠屏区还以“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开展中国国际名酒文化节、国际茶业年会、中国国际芽菜文化节等文化和旅游品牌活动,并组织辖区文化和旅游企业积极参加全国性的文化和旅游博览会等活动,全面立体展示其独特的酒文化、茶文化、抗战文化、一曼文化等。

翠屏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两年多的“天府旅游名县”创建进程中,该区已在旅游品牌创建、文化和旅游项目推进、旅游基础设施提升以及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上取得明显成效,“接下来,我们将全力争创‘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推动全区文化和旅游业跨越发展”。

(白骅 陈俊成)

2021-06-14 宜宾市翠屏区奋力争创“天府旅游名县”(一)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66421.html 1 锚定目标勇争先 文旅经济谱新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