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20日
第07版:旅游报07版

发展文旅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 姚京莉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乡村振兴要发动贫困人口主动参与,要坚持“自造血式”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旅游业在我国乡村发展中作用显著,从近年精准扶贫过程中的全国平均数据来看,通过发展旅游实现贫困户脱贫在其中占据很重要的一部分。文化产业的作用也同样相当明显。

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提高乡村文旅设施水平,丰富游客体验,对实现乡村振兴至关重要,不少地方有良好实践。其中,河北蔚县南张庄村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实现了村内经济可持续发展,村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

蔚县南张庄村是全国最大的点彩剪纸专业村和加工基地,2009年10月蔚县剪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但是,蔚县人口结构空心化现象较为严重。针对这一特点,南张庄村探索“非遗振兴+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脱贫模式,调动并发挥老弱病残群体的积极性。目前,南张庄村已经建成了剪纸销售一条街、美食风情街、文化公园、剪纸博物馆、农家乐及酒店等,设计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游、农家乐特色风光游、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游等旅游产品,受到游客的欢迎。此外,蔚县还通过在北京多个中高端小区张贴蔚县旅游广告的方式,吸引了大批北京游客,经济效益明显。今后,蔚县将继续发展剪纸附加产业,对接北京798,形成文化和旅游创业基地。

据调查,目前,在南张庄村,从事旅游行业的农户占总户数的60%,人均纯收入3389元。发展乡村文旅产业,同样增加了蒋巷村村民的就业机会,收入明显增加。

我国幅员辽阔,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新疆南疆四地州、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等都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与自然禀赋,但同时又是人口空心化现象比较严重的地区。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扶持力度,加强对文旅从业人员的培训。各地应积极研发“特色文化游”“习俗体验游”“地域美食游”等乡村旅游产品,探索“互联网+文创”“特色产业+中介公司”等新模式,顺应国际国内大循环和消费升级的新趋势,争取为当地人带来可持续的经济收益,助力乡村振兴早日实现。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1-05-20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65924.html 1 发展文旅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