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18日
第07版:旅游报07版

板梁村点滴

本版插画<花生

文<姜满珍

久雨初晴的双休日,随朋友一同踏访“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板梁村。

板梁村位于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相传600多年前,村中兴建主厅堂,即将完工上梁时,竟然不见了横梁,突然,村民发现村前小溪漂来一块木板,捞上来一量,尺寸正好,于是敲锣打鼓,念诵上梁赞,将其吊上墙垛,“以板代梁”,板梁村因此得名,并沿用至今。

进村需经过一座石板桥。该桥叫接龙桥,传说是为了将已经走失的“龙气”接回来。青石板上的痕迹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也许雨水下得过多,两边木栏上竟生出好几朵不知名的蘑菇。我忍不住用手机拍了几张,长得这么悠闲自在的蘑菇,与板梁村的孤寂品质正相协调。

板梁村至今仍有360多栋明清古民居,生活着1900多位村民。村里男性都姓刘,其先祖可以追溯到刘邦。“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据说唐代骑马给杨贵妃送岭南鲜荔枝,走的就是板梁村那条驿道,这是皇家的爱情,而见证着平民百姓爱情的,则是村北山崖上的“望夫楼”。据说妻子登楼远眺,可将板梁村的景物尽收眼底,丈夫回来与否,一目了然。

三五个临时摊点上,摆放着手工凉粉等当地美食。朋友请我吃了一碗凉粉,味道还真不一般。听老板说,这种凉粉是用清甜可口的泉水与薜荔(又名凉粉子、木莲)制作而成,只见它呈淡棕色,晶莹剔透,在阳光下仿佛一碗水晶。

进得村来,瞅见三五口水井依次排列,每一口井又分为3个不同区域,第一个区域是饮水的,第二个区域是洗菜及牧畜饮用水,第三个区域是洗衣服的,全村人都按要求使用井水。我忍不住弯腰掬起一捧水往口里送:哇,好甜。在另外一个靠边的井里,趴满了大大小小的孩童,我上前询问一个小孩,你们不用上辅导班吗?他说不用,只要做好家庭作业就可以了。看他们光着屁股在水里嬉戏着、扭打着,我好像回到了童年时光。另两口井边,有两个妇人正在洗洗刷刷,一个在洗碗,一个在洗衣服。也许是水流量大的缘故,洗衣服的人也不担心洗碗的油渍会沾染到衣服上。过了水井上行,还有一个半月形的池塘,里面开满了白色的荷花,衬托在古民居前,再妥帖不过了。为什么是半月形的池塘?据当地老人说,“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将池塘建成这样,是为了教育后人要不自满、谦虚为怀。

行走在板梁古村,古桥、古井、古商街、古钱庄、宝塔、石板路、民居、私塾、祠堂,仿佛电影中的画面,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一个老奶奶赤脚坐在门槛边,目光淡定,面容慈祥。再往前走几步,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3个男娃,卖着凉粉、酸豆角、干土豆。我和她搭话,她说自己开了一个音乐茶餐吧,大家可以喝茶、吃饭、唱卡拉OK,丈夫在郴州市做工,一家四口天天可以团圆,虽然不怎么富有,但也其乐融融。她说这些古民居里的年轻人都搬到小河那边的新房里去了,只留下少数的几位老人。

听板梁村的村主任说,该村人杰地灵,是当地刘氏家族的主要开源地之一。元朝末年,刘姓先祖初来此地,在“你家一把米,他家一把柴”的支持下,站稳了脚跟,立起了门户,从此心怀感恩,立起了“见利忘义众人嫌,举义行善家业兴”的家训。时光荏苒,在这个物阜民丰、花团锦簇、瓜果飘香的村庄里,发生了许多仁义兴家的故事。

曾经,板梁村交通不便,孩子们上学只能走崎岖不平的土路。退休干部刘荣贵见此,主动拿出3万元修路。在他的带领下,村里的老百姓,有钱的捐钱,没钱的捐劳动力,孩子们终于行走在干干净净的“幸福”大道上。刘荣贵每个月还拿出一部分退休工资,为来板梁村的游客炒花生吃,让来过的人都能想起板梁人的热情好客。在刘荣贵老人家的带领下,小小的孩童也特别热情。当我看着路边一棵桃树上成熟的桃子馋涎欲滴时,游泳的小同学似乎看懂了我的心思,马上过来和我搭话,问我来自哪里,他说这里的桃树游人都可以摘着尝尝,还爬到树上摘了最大的一个送到我手里。他告诉我,下学期他就要去广州了,他爸爸、妈妈在广州卖奶茶,他要去那念初中,念完初中再回板梁念高中。

听村中老人说,板梁刘氏家族之所以繁荣昌盛,其秘诀便在于“善行义举”。行善行义像一盏灯,引领后人一路前行,一代传一代。哪家有困难,大家都齐心协力予以扶持,捐资助学、扶贫济困、修桥修路、保护古建筑的事情每年都有发生。到了年终,村里还会召开总结大会,在祖宗牌位前,用“周礼古宴”的形式宴请大家,表彰村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睦的好家风,弘扬你帮我助、勤劳致富、好学上进的好风尚,大家在品尝原汁原味的美食时接受乡风熏陶。

tips

地址: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高亭司镇

景点推荐:接龙桥、文峰塔、松风私塾、金陵古驿道

周边景点:东江湖、苏仙岭

2021-05-18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65819.html 1 板梁村点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