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熊猫抱竹打滚,憨态可掬;朱鹮白羽粉足,凌空飞舞;十万亩山茱萸花恣意开放,把秦岭深处的“古道明珠、静美佛坪”装扮得生机盎然。走进佛坪县,游客在山水田园之中忙着拍照、发朋友圈,享受自在、惬意的度假生活。
近年来,陕西佛坪县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重点挖掘生态和大熊猫品牌价值,以生态、温泉、乡村风光、红色文化四大核心资源为基础,构建温泉康养、乡野风光、户外童趣、文化度假四大核心功能集群,并通过整合旅游服务网络,助推全域旅游建设,为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新动能。
全域创建成果显著
近年来,佛坪县依托资源优势和生态特色,大力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通过实施招商引资、旅游扶贫、旅游重点项目建设等举措,高起点培育建设富有地方特色、产业特色的精品旅游产品,持续构建“一轴两翼三环四区”的全域旅游布局,形成了“旅游一业突破,引领多业融合”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创建成为陕西省第三批旅游示范县、省级文化先进县。
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熊猫谷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汉中市秦岭佛坪国宝旅游度假区创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全县创建省级旅游特色名镇4个,长角坝镇沙窝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县省级旅游示范村达到5个、旅游精品村达到11个;秦岭人与自然博物馆、秦岭·佛坪博物馆被评为“汉中市科普教育基地”。
旅游配套设施不断完善。西成高铁贯穿佛坪,优化了从佛坪到西安、到汉中的交通,108国道、西汉高速、“四宝”主题运动环线等旅游公路网全面形成,便利自驾游客进入秦岭;秦岭大熊猫栖息地、沙窝汽车营地、秦岭“四宝”主题旅游区、“十八谷”景区、秦岭人与自然博物馆改造提升以及智慧旅游和数字阅读等重点文化和旅游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6.5亿元;重点场所实现了免费wifi全覆盖;佛坪县精品民宿及住宿餐饮业提升项目完成年度投资4000万元,发展乡村民宿、酒店、农家乐100多家;完善了旅游标识体系,进行“厕所革命”,建成旅游厕所47座。全域旅游不断提档升级。
旅游影响力不断提升。连年举办茱萸花海踏春游、秦岭大熊猫文化旅游节活动,在五一、十一期间开展旅游宣传活动,以及秦岭·佛坪清凉帐篷节、“中华祖脉 秦岭之声”佛坪探宝云端音乐会等系列活动,精心组织网络达人到佛坪采风推介,全网点击播放量达7800万次。强化新媒体宣传,2020年“佛坪旅游”微信公众号阅读量达到63万次、微博阅读量达到148万次、今日头条曝光量达到60余万次、“静美佛坪 dou看熊猫”抖音挑战赛播放量达到3300万次,创作完成旅游歌曲《让世界爱上佛坪》,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示范带动效应凸显
守住青山绿水,做活文化和旅游文章。佛坪县自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以来,深入推进可持续发展,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逐渐摸索出一条生态发展与产业融合的发展之路,全域旅游示范带动效应已经凸显。
佛坪县坚持用全域旅游的理念规划全县,用景区的标准建设城乡,牢固树立景区、县城、乡村建设“一盘棋”的思想,加快全县景区化、县城景点化、乡村景观化进程,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与此同时,将全县文化和旅游资源进一步整合,共下一盘棋,实现了“1+1>2”的带动效应。
随着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不断推进,佛坪旅游品牌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全域文化和旅游资源被充分利用,吸引着更多游客玩在佛坪、住在佛坪。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给旅游业造成巨大损失的情况下,佛坪旅游业全力复苏。
拥有丰富生态资源的佛坪县也已经从昔日偏远的贫困县变身为远近闻名的“生态县”,实现了华丽转身,百姓端起了“生态碗”,吃上了“旅游饭”。与此同时,佛坪县拿着生态、文化和旅游的“金钥匙”,打开了百姓幸福小康门,创建的成果还体现在当地生态文明保护工作不断推进、以旅游业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百姓收入不断提高、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不断增强等多方面。
在带贫益贫方面,佛坪县扎实推进旅游扶贫项目开发、旅游商品研发、特色农事体验等,主题鲜明、产业兴旺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龙草坪、沙窝村民宿、农家乐、观光园、采摘园等乡村旅游产业体系逐步完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以龙草坪、熊猫谷景区、沙窝为核心的三大区域,形成了重点景区辐射带动、乡村旅游合作社(公司)带动、特色产业园区带动等带贫模式。
在生态保护方面,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村容村貌、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变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科学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用“画廊”理念提升旅游干线风貌、用“客厅”理念推进“厕所革命”、用“人本”理念整治旅游综合环境,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全面布局创新推进
一年之计在春,谋事宜早不宜迟。早在今年开春之初,佛坪就吹响了打赢全域旅游创建攻坚战的号角。
3月22日,佛坪县召开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推进会,县委、县政府对创建工作进行再谋划、再布局、再动员,提出了全域化打造旅游产品、多元化扩大旅游消费、高效化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行动方案,创新推进全域旅游快速发展,要求举全县之力,大力发扬“三牛”精神,凝心聚力、担当作为,真抓实干、务实笃行,确保创建工作圆满完成。
坚持创建引领。加快秦岭佛坪国宝旅游度假区各项建设,完善停车场、自驾车营地、游客接待中心、旅游厕所建设;指导督促熊猫谷景区功能提升,巩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成果;加快秦岭人与自然博物馆国家3A级旅游景区创建步伐,取得命名;围绕大秦岭人与自然国际研学旅行目的地、“旅居在汉中”佛坪示范点打造、康养兴业等重点任务,推进“四个在汉中”在佛坪落地。
健全产品供给。抢抓汉中市“四个在汉中”发展机遇,依托佛坪县资源优势,启动旅居试点县建设,实施全域旅游、学研教育、医养结合、兴业、基础提升五大工程,推动旅居、研学、医养、兴业融合发展。着力打造高端民宿和特色民宿产业集群,加快推进研学项目建设,争取研学基地省市挂牌;加快推进康养项目建设,构建以生态旅游为支撑的生态康养带;培育以乡村振兴工程、全域旅游工程为依托的康养产业多极发展。
完善公共服务。围绕提升佛坪旅游主题形象,将高速连接线—108国道打造成秦岭最美山水画卷公路;增加景区(点)和重点乡村旅游专线车次,投放电动小汽车,鼓励多种形式旅游交通出行;提升高铁站、汽车站游客集散中心和乡村游客咨询服务中心功能,保持有效运行,构建高效便捷的旅游集散网络体系;加快完善省道、县道公路服务点,使其具备停车休息、旅游咨询、商品售卖、如厕等功能;科学设置全域旅游标识系统,持续抓好旅游“厕所革命”工作;加快智慧旅游建设步伐,建立大数据中心,为游客和旅游企业提供智慧化服务。
激发消费活力。引进和培育一批地方餐饮品牌和特色小吃,提升县城、重点旅游村餐饮集群服务及水平;持续办好秦岭大熊猫文化旅游节等系列节庆活动,加强“老街路演”的文化性和体验性;做好县城夜景场所开放,加强电影院、烧烤店、KTV、茶室、酒吧等夜间休闲场所规范经营,让游客迎得来更留得住。
强化营销宣传。办好、用好佛坪旅游自媒体矩阵,加大大中城市旅游形象宣传力度,扩大营销宣传;拍摄高清旅游形象宣传片、出版《静美佛坪》旅游丛书、谱写旅游歌曲、举办摄影大赛,充分运用报纸、电视、杂志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推介佛坪旅游资源,进一步提升佛坪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同时,充分发挥全域旅游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能,形成部门联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旅游从业人员服务水平,以此激发佛坪旅游内生动力。
2021年年初,汉中将佛坪县定位为“打造汉中融入大西安的桥头堡”。佛坪地域上属于汉中,发展上紧紧依托西安这个大市场,发展以旅居、医养、研学为主的全域旅游以及乡村度假游。展望未来,佛坪县下一步将充分发挥独特的生态优势,高点规划、系统谋划,培育壮大康养旅游产业,精心打造“古道明珠、静美佛坪”名片,做好休闲娱乐、民宿酒店发展及旅游产品开发等工作;找准市场定位,创新发展方式,大力推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做优做特县域经济,为汉中新时代追赶超越、高质量建设“三市”作出更大贡献。
(潘显福 胡圣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