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相利
跟着“汽车专家”看“空气炮”、吹乒乓球,探索奇妙的伯努利原理……五一假期,刚刚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的北京汽车博物馆分外热闹,别开生面的汽车科普秀火热开展,吸引不少远道而来的家庭。
精彩活动 吸引游客
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是如何诞生的?汽车生产的流程是怎样的?未来的汽车长什么样?带着大大小小的问题,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参观新晋网红打卡地北京汽车博物馆。该馆建成开放10年来,在文化传承中不断探索创新发展之路,为游客提供高品质、多元化的精神食粮。
“行李寄存处现在每天都是满的。外地游客越来越多,以年轻家庭游客居多。”北京汽车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日均到馆游客为7500人次。“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将很多展览转到了线上,去年2月至7月举办了38场不同主题的直播,观看量达1485万人次。”
“好神奇,彩色气球转起来了。”5月1日,在北京汽车博物馆一楼大厅的科普秀现场,一个个好奇的小脑袋凑了过来,发出阵阵惊叹声。北京汽车博物馆公众教育部科教专员汤光磊介绍,该馆的科普活动已形成系统化,近三年来累计举办教育活动2603场,服务各类人群240.17万人次;举办各类临展30余个,内容涉及主题展、漂流展、艺术展、历史展、科普展五大类。
“这样的科普秀活动寓教于乐,很有意义。”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李女士带着3个孩子到此参加科普秀活动:“两个大女儿正在上初中,要接触物理等学科,希望她们能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产生对相关学科的兴趣。也希望自己小一点的孩子在动手过程中能培养一些爱好。”
同时,馆内的VR、MR科技型互动区域吸引大量游客驻足。“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汽车发动机内部结构等细节清晰地展现在观众眼前,增强游客体验。”北京汽车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
规范管理 改进服务
北京汽车博物馆自2012年引入标准化管理,于2017年创建成为全国博物馆、科技馆首家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单位,在全国范围内填补了博物馆行业服务标准的空白。
“北京汽车博物馆早在2013年就设置母婴室,馆内四季的温度设定也有一定的标准。”北京汽车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实施标准化管理,该馆不断为游客提供“有温度”的服务、有文化的展览、可互动的社教、能带走的文创,极大提升软实力。
此外,北京汽车博物馆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讲解员曾红娟凭借实干成绩获得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运行保障部部长王亮被评为“首都最美劳动者”,所带部门被评为“北京市模范集体”。
今年正值北京汽车博物馆开馆10周年。北京汽车博物馆副馆长刘月英表示,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这份荣誉将激励北京汽车博物馆不断前行,以更高标准办好人民满意的博物馆。
不断创新 丰富体验
滑移屏推动展示介绍各国汽车、品牌标识,老电影、电脑游戏展示中外汽车历史……在北京汽车博物馆,随处可见科技创新元素。作为一座年轻的专题博物馆,北京汽车博物馆被中国博物馆协会评为2019年“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北京汽车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馆秉承“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传承创新、文化创新”发展理念,推动全馆全员创新。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北京汽车博物馆创新交互方式,推出线上科普小实验、音频、短视频、直播等,其中线上科普视频近300条,直接或间接受益人数5000万人次,打造了紧贴新时代轨迹的网红打卡地;创新文创销售,开发“汽车梦”系列等文创产品100余款;创新举办汽车回收再创意大赛、中秋朗诵会等品牌活动,推动了文商旅融合发展。
“为进一步提升游客体验,北京汽车博物馆与第三方公司合作,探索VR体验、MR体验等多种形式,带给游客沉浸式数字艺术展览。未来还会把更多线下科普活动在线上同步推出。”北京汽车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
此外,北京汽车博物馆深入挖掘馆藏资源,发挥社教职能,从馆藏解放牌卡车出发打造“雷锋——一个汽车兵的故事”品牌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以车为媒”,推广中国汽车文化,先后开展中法、中美、中德、中俄、中英等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与国际上的各大博物馆交流,促进中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