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采访组
在博物馆中学习科学知识、在革命圣地重温红色历史、在非遗体验中锻炼动手能力……五一假期,研学旅游受到亲子家庭青睐,在旅游中获得知识、丰富体验、实现成长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选择。各地纷纷利用博物馆等资源,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间节点,开展丰富多样的研学旅游活动,满足假日旅游需求。
丰富活动受青睐
从贝壳标本、贝壳化石到贝壳文物艺术品……5月3日,在青岛贝壳博物馆,科普老师带领学生们走进神奇的贝壳世界。20多名小学生围在科普老师的身旁,聚精会神地聆听动物化石之中数学、艺术等学科的奥秘。不少学生还拿出笔记本,听到感兴趣的内容立刻记在本子上。今年8岁的田子浩听得十分认真:“这是我第三次到青岛贝壳博物馆。最近学校在征集研学地点,我要推荐这里,今天来充实一下内容,准备演讲。”
由青岛贝壳博物馆与北京北大宝石鉴定中心联合主办的“我陪恐龙数年纪——神奇的古生物钟特展”也在进行,古生物化石挖掘吸引了众多小朋友踊跃体验。孩子们自己动手在热河古生物群化石中发掘出东方叶肢介等古生物标本,收获满满。
五一假期,南京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矿坑公园推出“小小地质家”探索营和矿坑奇妙夜研学课程,每天都有超过70组亲子家庭参与。南京聚宝山公园推出古生物化石修复、植物微景观制作、昆虫标本制作、天然琥珀打磨等研学体验活动,还利用园内的无动力轻极限项目金陵矩阵推出了“金陵之巅阵长挑战赛”,吸引近百组大小游客参与挑战。苏州博物馆推出青花瓷学习体验、古韵悠悠——活字印刷活动等研学体验,通过观赏精美青花瓷器、手绘制作青花图案、亲手体验古诗的活字印刷,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参与研学旅游的群体不仅局限于小游客,假日期间,成年游客和老年游客也积极参与进来,在旅途中学习、成长。五一假期前,浙江省湖州市发布10条“银领研学”旅游线路,让“老中青幼”各个年龄段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研学旅游线路。5月1日,由10余位中老年游客组成的团队从金华出发,前往安吉体验“红韵湖州”定制线路。参与此次研学体验的黄建国表示:“到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探访‘两山’理念起源地,到递铺街道鲁家村深入了解党群合力推动乡村振兴的故事,再前往溪龙乡黄杜村见证党建飘‘红’、产业透‘绿’、百姓增‘金’、民生添‘彩’的动人嬗变,行程满满、干货十足,不虚此行。”
红色文化增内涵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旅游愈发火热,各地以此为契机,将红色文化元素与研学旅游融合,让游客在旅途中学习革命历史,增强精神力量。
5月1日,江西省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开展“童心永向党”“知来路 启新程”“开学第一课之劳动最光荣”等活动,通过知识问答、当小红军、模拟训练等形式,让中小学生在参观游玩的过程中学习党史知识,感悟苏区精神。南昌游客梁女士表示:“这些活动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在参观过程中学习了党史知识,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据统计,瑞金共和国摇篮旅游区5月1日游客接待量突破1万人次。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5月2日,60多名身穿红军服的小游客在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朗诵《清平乐·六盘山》,整齐洪亮的诵读声在六盘山中萦绕。宁夏六盘山旅游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韩文介绍,五一假期,景区各种研学旅游活动丰富多彩,这是景区当天接待的第11个研学旅游团队。
“穿着当年的红军服装,走在2.5公里的红军小道,看18个红军长征途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微缩景观,在山峰上和同学们一起朗诵《清平乐·六盘山》,这次研学旅游让我记住了红军长征的艰苦,我要好好学习,弘扬长征精神。”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第一中学学生王子明说。
陕西延安作为革命圣地,成为越来越多青少年聆听红色故事的打卡地,部分红色景区推出革命旧址守护人和老红军讲党课等活动,在产品设计上注重场景化、体验化、代入感。延安旅游集团宝塔山分公司宣传营销部副部长秦莹表示,宝塔山景区组织经典诗歌诵读、民歌互动参与、红色革命小故事讲述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
五一假期前,陕西开通首趟“东方红号”旅游专列,成为开展红色研学旅游的一个载体。陕西红都研学旅行社率先组织700余名安康学子乘专列前往延安进行为期4天的研学活动,专列从发车开始,车厢里就开展了唱陕北民歌、讲革命故事等活动。乘坐专列的中学生张静深有感触地说:“整列车厢用图文展板将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13年的奋斗历程以时间为轴线展示,让车厢变成流动的课堂,给我们留下珍贵的记忆。”
学习体验助成长
各种研学旅游活动为游客提供学习平台,帮助游客增长知识、在旅途中不断成长。
5月3日,福建泉州咏德旅行社组织了以“‘学军魂’‘筑军梦’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一都山歌小镇红色体验研学之旅,让小游客们聆听红军故事,重温革命峥嵘岁月。
“研学之旅就是让孩子们走出校园,步入社会大课堂,在体验中增长见识、收获成长。”泉州咏德旅行社总经理章小燕说,一都山歌小镇红色体验研学之旅让孩子们穿一套军装、走一段军路、吃一顿红军饭,增强红色体验趣味感;围绕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场景,设计了过草地、强度赤水河、飞夺泸定桥、横渡金沙江等情境,让孩子们尽情释放童真的同时,在思想上深受革命精神的洗礼,增强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责任感,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5月2日,江苏宜兴旅游集散中心接待完成来自句容碧桂园国际学校3天2晚的研学活动。110名学生先后前往宜兴、苏州两地参观紫砂馆、龙窑,了解紫砂工艺;在玉女潭景区游江南园林、欣赏文徵明诗词书画;在非遗体验中心、园博园非遗馆亲手制作紫砂作品、了解苏州剪纸及香包等。
“现在有些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总是‘眼睛会了’,动手能力却不行。江南地区一直以来都是手工业鼎盛的地区,所以我们选择在宜兴、苏州为孩子们找一些可以动手体验的项目,让孩子们可以‘知行合一’。”宜兴市研学客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范宗鸣说。
青岛贝壳博物馆馆长耿秉表示:“研学旅游中的科普、游戏、手工等可以提升孩子主动学习和动手能力,帮助青少年产生对科学的兴趣,让他们更愿意投身国家的科学事业。”
(采访组成员:肖相波 袁婷婷 陶李 周晨 王涛 任丽 吴健芳 统稿:赵腾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