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4月15日05版)
此外,围绕“游中学、学中乐、乐中玩”的研学理念,沙湾古镇更将双皮奶制作、广东音乐、砖雕等非遗融入研学项目中,并划分非遗项目、民俗文化和定向趣味三大类别,项目丰富,特色鲜明。在沙湾,处处都有研学的影子:美食店里学生动手揭秘姜埋奶蕴含的科学知识,窗户内孩子认真制作传统鱼灯、钻研沙湾传统工艺,古巷道上不少学生团队拿着巷名贴纸“打卡”。最具趣味性的是,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景区设置不同主题的定向运动,学生按照研学小册子地图提示,自行到指定地点接受任务并开启下个寻宝活动,在探寻古镇故事的同时多方位体验非遗项目,领略岭南文化风采。
苦练内功,蓄势待发。沙湾古镇不断提高服务标准,打造成熟的研学游体系。沙湾古镇负责人莫婉珊介绍:“目前,沙湾古镇已推出4条研学游线路,授课老师均获得研学旅行指导师资格证书。为更好地开展研学旅行课程,我们设计了导学、研学、展学、评学四大课程要素,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旅行,课程结束后会进行学习成果的分享和评价,放大研和学的目的,实现‘寓学中游、寓游中学’。”
高水准、接地气的服务使沙湾古镇的研学游得到了众多家庭的青睐与肯定,每年到古镇研学的人数高达12万人次,其中,有不少外国团队也慕名来此开展研学活动,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打破文化传承的边界,让文化自由流淌。
岭南四大名园之一的余荫山房也是研学旅游的重要目的地。每年,余荫山房都联合周边学校举办“游学余荫山房 传承中华家风”主题研学实践活动,将岭南家风研学课堂从校园搬到古园来,让余荫山房成为生动、鲜活,富有创新性和新时代气息的沉浸式教育基地。学生们在此诵读经典、书写“家”字、学习茶艺礼仪,通过家风家训研学实践活动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景区里,家风家训廉洁文化主题展览、学堂播放的廉洁文化微电影、定期举办的开笔礼文化学习活动、悬挂于长廊的《邬氏家训》语句,全方位营造了浓厚的研学旅行氛围,使研学融入景区的每一处,让孩子置身其中,达到学思践悟知行合一的效果。
在以研学旅游活态传承“文化薪火”的路上,番禺各大景区不断挖潜力、激活力、强动力。岭南印象园通过探索岭南文化让孩子们在游玩中了解岭南历史人文、建筑美学、手工艺术等;宝墨园利用“海上丝绸之路工艺藏品展”的馆藏文化优势,广邀粤港澳三地知名中小学校长队伍考察研讨宝墨园“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和旅游产业,为大湾区数千万中小学生“丝路之旅”暑期夏令营、“海丝文化课外研修班”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2017年,宝墨园从全国几万家申报单位中脱颖而出,成为广州市唯一入选全国首批港澳青少年游学基地的景区。
除此之外,莲花山景区的研学旅行同样有声有色。在打造古采石场地质研学、莲花城爱国教育游之余,莲花山将研学旅游结合主题节庆,在莲花节系列活动中,景区设置青少年故事大赛、征文大赛,号召18岁以下的中小学生免费入园参加,更联合番禺各大学校,将门票分发到学生手中,鼓励学生入景区深挖历史文化,每年吸引将近20万名青少年到此开展研学活动。莲花山旅游区工会主席张发俊表示:“莲花山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我们通过比赛吸引更多的青少年走进景区,了解本地的历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不断弘扬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自然与科学
让研学课堂更为宽阔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每逢寒暑假和公共假期,番禺的科技类博物馆、文化类博物馆等总少不了一批接着一批的学生团体。当科技研学走进博物馆,参与研学的孩子就迈出了科学启蒙的第一步。
坐落于广州大学城里的广东科学中心是以“自然、人类、科学、文明”为主题的社会科技活动场所,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每当假期来临,每天都会有十几辆旅游大巴停靠于此,来自全省乃至全国的莘莘学子带着浓烈的好奇心在这座承载着无数奥秘的科学馆里发现、探索、学习。与一般的博物馆不同,广东科学中心摒弃了单纯的物品展示,突出“体验感”,通过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高新科技展览和互动体验,不断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深入科学世界,亲手发掘新奇有趣的知识,与其说是博物馆,倒不如说是一座让孩子们流连忘返的科学乐园。
广东科学中心里700余件展品囊括了多种主题,从物理学、天文学、数学到生物科技、激光技术,针对不同年龄、不同主题,中心设立了实验与发现馆、数码乐园馆、儿童天地馆等13个常设展馆,以科学为线索、剧场互动为体验,带领孩子认识周围世界的科学现象、了解信息时代的高端科技、摸索思维神秘领域,开始神奇的科学发现之旅。
除日常展览外,每年都有上百场科普和科学竞赛在广东科学中心上演,新奇有趣的临展教育活动在这里开展,如“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展”“超级细菌展”等,不断充实丰富研学旅游的内容。
2019年,来自广东省17个地市23所学校和科技馆的68名师生到此参加广东科学中心创意机器人中学生研学活动。在“飞天之梦”展馆里,学生们制造创意机器人“月球探测车”,在模拟的月球表面完成“探矿”任务。当书本上和自然界中难以接触到的知识内容真切地展现学生面前,他们纷纷感叹:“书本的知识终于不再是模糊的想象,在‘飞天’之余,更体会到了科学的奥妙和科技的力量。” 在这里,科学教育课题不再局限于三尺讲台上,它打破了校园里传统的实验室教学,在突破学生想象力边界的同时,为其搭建了魅力十足的科学新世界,让科学中心成为科技创新教育的摇篮。
广东科学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科学中心自2017年底被教育部命名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以来,不断根据不同规模的青少年学生团队和亲子团队定制开展各项教育活动,策划了包括科学探究营地1天研学营、创意机器人4天研学营、7天特训营以及临展教育活动和互动游戏等,现有科普讲解、接待、辅导、展项研发等专职科普人员100人,为在科学中心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提供了充足的人员配备。”
番禺的科技馆、博物馆还有很多,如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以中国医药发展史为线索、医史文物展览为主题,让学生走进中药的神奇世界。在野外探寻中草药的奥秘,通过看、听、闻、尝、触等方式,认识各色各样的药材;化身“小小中药师”,用戥秤抓药、以药撵碾药,领略浓郁中医药文化氛围和岭南文化特色。
番禺博物馆里,冼星海纪念馆用红色文化凝神聚魂,以“星夜的大海”“为音乐艰苦奋斗”“为民族发出怒吼”“新音乐的旗帜”“魂系祖国”“时代的音乐巨人”六大部分展开讲述冼星海人生故事,传递出“坚韧不拔、志存高远、求真务实、爱国奉献”的“星海精神”,让孩子们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长隆野生动物世界更是一座大型的“自然生态博物馆”,丛林里嬉戏玩耍的金丝猴,成群结队的金毛羚牛,在水中悠闲张望的黑天鹅……来自五大洲40多个国家超500个种类、逾两万只珍稀动物在长隆繁衍生长。这个城市里的“野生动物世界”宛如展示生态文明的窗口,让孩子们孜孜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保护野生动物,普及环境教育。”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将其经营理念融入景区各个角落,设置多个动物大讲堂、科普驿站,持续开展“爱鸟周”“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等活动,使青少年在游玩中发现自然、了解自然。2019年“世界地球日”,长隆全面开放动物育幼后台,探索动物奥秘,让孩子们走入雏鸟育婴室,体验袋鼠宝宝的“人肉育儿袋”,真实地走进动物世界,深度探索动物成长历程,让关爱自然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萌芽。
凭借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资源禀赋优势,番禺已经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热门的亲子、研学旅游目的地。在推动全域旅游的建设中,在城市建设的进程里,亲子、研学旅游不断出新出彩,加持赋能,让“宜游番禺”的城市名片更加闪亮。
(张宝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