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08日
第06版:旅游报06版

布草的“尴尬”与“尴尬”的酒店

□ 李原

近段时间,有两件与酒店相关的事情上了热搜:一是杭州市下城区卫生监督所推行“透明保洁智能监管”系统,给试点酒店的布草装上了芯片。酒店普通的布草更换流程到了需要行政管理部门动用高科技手段来监督的程度,不得不说是一种“尴尬”。二是上海世贸深坑洲际酒店、三亚亚特兰蒂斯酒店、上海宝格丽酒店3家顶级品牌的奢华酒店被爆出未履行一客一换的“卫生门”事件,再次印证了布草的“尴尬”。由此,笔者联想到酒店业的历史与传统。正是由于工业革命尤其是纺织工业革命的完成,舒适、便宜、易于清洗的布草帮助人类摆脱了公共住宿简陋、粗放与不洁的状态,完成了酒店的华丽变身。从某种意义上说,清洁干净的布草是现代酒店业的基石。但是时至今日,一再被第三方以同一方法曝光的卫生问题似乎成了行业的一个顽疾,这到底是布草的尴尬、还是酒店行业的尴尬,耐人寻味。

或许,我们可以简单地将上述问题归结为责任心、劳动技能、用工配比、执行力等原因,甚至可以为上述问题找出100条理由。但是,清洁卫生是酒店基本的行业属性,是酒店产品的第一要素。卫生问题不仅是一个管理问题,更是行业的信用体系建设问题。消费者信任是行业生存的前提条件,如果连基本的卫生都保证不了,还何谈酒店品质,更遑论行业发展。

一个成熟的行业,其运营体系应该能够克服不断出现的各种困扰,持续地保持生产效能。酒店现行的生产模式是伴随着近代商业文明兴起,以工业化生产逻辑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在后工业时代,面对新的环境、市场、需求和技术等社会变革,酒店行业必须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与节奏,否则将陷入内卷化的泥潭。内卷化是指一种“增长中的非发展现象”,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单位投入不断增高,但边际效益越来越低;二是指在某种既定的意识禁锢下改而不变的现象。透过“卫生门”事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部分酒店内卷化现象十分明显,行业规模、投资规模越来越大,但劳动生产率、投资回报率越来越低;新概念、新技术、新业态、新品牌层出不穷,但新概念没有带来新的经营思维,新技术没有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新业态没有带来新的体验,新品牌没有带来新的竞争力。眼下,酒店行业仅仅依靠某种程序的改变,或是依赖于某种技术手段的引入已无法从根本解决问题,而是更需要一次颠覆性的改变。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透过“卫生门”事件,业者需要更深层次地剖析行业存在的问题,以改革者的勇气和智慧,从根本上变革出新,尽快跳出“尴尬”的窘境,构建更具生命力的酒店经营模式。

2021-04-08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65058.html 1 布草的“尴尬”与“尴尬”的酒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