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06日
第06版:旅游报06版

一座碉楼 一声叹息

文<王欣

去广东开平参观碉楼前,我暗自揣测,碉楼的用途究竟是什么?是否与碉堡一样,用来抵御外来侵略者?说不准就是当年的抗日遗迹吧?

路上,陪同的朋友帮我解开了疑团: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开平有几十万人出国卖苦力,顽强的落叶归根、传宗接代意识,促使他们省吃俭用,攒下血汗钱,回乡建房、娶妻、买地。然而,在那个混乱的年代里,外国侵略不说,乡里土匪横行,民间曾流行“一个脚印三个贼”的说法。有的归乡华侨常常刚迈进家门,就被土匪绑架,成了“肉票”。无奈之下,他们不得不花重金修建易守难攻的碉楼,借以自卫。

开平曾有3000余座碉楼,至2007年时仍存1833座。如今,“开平碉楼与村落”,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在开平市塘口镇自力村,我登上了混凝土结构的六层碉楼——铭石楼。楼门狭小,外面是一道用拇指粗细钢筋制成的铁栏门,里面还有两扇铁门,厚厚的钢板上有几块凹痕,是土匪用铁锤敲砸过的印证。水泥构筑的墙壁足足有一尺半厚,十分坚实。窗户矮小,一面墙仅一扇窗,与雄伟的碉楼很不相称。窗与门相似,也是两层,一层铁栏窗,一层铁皮窗,只不过铁栏是固定在窗户上的。

铭石楼的储藏间比卧室还要大很多,可以储藏够一家人用大半个月的粮食和柴草,即便土匪骚扰多日,碉楼里的人们足不出户照样安然无恙。

在铭石楼二楼的地板上,我发现了两个漏斗状的洞孔。朋友介绍,这是主人用来察看造访者的猫眼,假如是土匪,便可以通过这两个洞向下开枪。为了自保,主人真是煞费苦心。

碉楼的四个顶角是主人最耗费心神的地方,一般都建有向外伸出的防卫性建筑构件,当地人称“燕子窝”。铭石楼的“燕子窝”呈圆形,远远望去,如四面鼓放在碉楼四角,“鼓”的大半部分悬空在外。而真正走上去,却觉得它更像一个战壕,可供两人猫在里面,只不过脚下还多了两个枪眼。

在铭石楼的楼顶上,有序摆放了很多西瓜大的石头和一些盆盆罐罐。朋友说,石头是用来向下抛掷砸土匪的,盆罐则是盛辣椒水向下泼洒的,对于打击土匪颇为有效。

迎风站在楼顶,看着一座座陈旧甚至已经破败倾斜的碉楼,我心生感慨。遥想当年,那些归国华侨千辛万苦挣了钱,却不能造假山修亭榭,建造苏州园林那样美丽幽雅的居所,而只能为了保命保财产,建起这些虽坚不可摧却压抑憋闷的碉楼。这一幢幢高高矗立的碉楼就像一个个感叹号,见证着历史的沧桑,让人唏嘘不已。

tips

广东省江门市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

票价:套票180元/人(含立园、自力村、马降龙景区门票,另赠价值50元的周边景点锦江里门票)

美食:马冈鹅、豆腐角、黄鳝饭

2021-04-06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64992.html 1 一座碉楼 一声叹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