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01日
第06版:旅游报06版

沂蒙红嫂家乡旅游区:打造情景式党史学习教育模式

人人可参与的红色情景剧

□ 郑树平 文/摄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地处沂蒙山腹地山东省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红嫂家乡旅游区暨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充分发挥山东抗战中心、“沂蒙精神”重要发源地、“红嫂精神”发源地的优势,打造了传统教育方式和情景式教育方式结合的党史学习教育模式。

近年来,红嫂家乡旅游区教育基地不断总结经验,丰富教学内容,成为全省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和全国妇联等近百家单位挂牌党性学习教育基地,前来接受学习教育的党员干部达到了60多万人次。

为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增强上党课、听党史、观红展的感染力和效果,红嫂家乡旅游区根据不同内容,设立、划分了五大教育功能区——党性教育基地教育区、红色民俗体验教育区、《沂蒙四季》舞台剧、“沂蒙大剧场”红色情景剧教育区、红嫂纪念广场红色活动区和研学点教育区。

在中国革命红嫂纪念馆、人民子弟兵将帅纪念馆、跟着共产党走纪念馆等红色展馆组成的党史学习教育区,党员们听完讲解后,可以现场入党宣誓或重温入党誓词、观看党性教育专题片。教育基地还在红色旅游书屋设立了红色讲堂,既可以用声光电播出相关党性教育纪录片,还可以让学员们上台分享学习心得,或播放学员自己摄制的红色视频。

教育基地还特别聘请了“沂蒙母亲”王换于的孙女、沂蒙新红嫂于爱梅等英模人物到基地讲课,让学员和英模人物零距离接触。双方通过面对面讲课、交流,加深党史学习教育的感染力和效果。“于老师讲的课非常感人,心灵受到了极大震撼,这里发生的红色故事,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莒南县第三实验小学教师范为生深有感触地说。

为让游客在游玩中进一步了解红色历史,了解红嫂故事,红嫂家乡旅游区开发创作了乡园生态体验剧《沂蒙四季》和情景剧《红嫂救伤员》。《沂蒙四季》是一部沉浸式新媒体音舞史诗剧,也是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项目。《红嫂救伤员》描述的则全部是发生在当地的抗战故事和英模人物的真实故事。剧中许多人物由当地文艺工作者和群众扮演,既接地气,又真实感人。演出采用互动模式,让前来接受党史学习教育的党员参与其中,通过角色扮演、和剧中人物对话等感受战争年代沂蒙老区人民的无私大爱。

红色旅游演艺项目与红嫂家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影视拍摄基地、乡村旅游基地有机融合,成为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良好载体。

此外,为进一步活跃教学,红嫂家乡旅游区还开辟了红色民俗体验教育区,通过设计特定的场景、人物、事件,再现事件发生与发展的真实情景,其中有推木轮车送军粮、为前线送弹药、抬担架救伤员、用木门板搭建“火线桥”等等,学员和游客都可亲身参与体验。

情景式教育课程内容丰富、堂堂精彩,体验式学习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2021-04-01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64875.html 1 沂蒙红嫂家乡旅游区:打造情景式党史学习教育模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