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16日
第01版:旅游报01版

福建下党乡:走旅游强乡之路 谱乡村振兴新篇

□ 李金枝 本报记者 吴健芳

2019年8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的乡亲们回信,祝贺他们实现了脱贫,鼓励他们发扬滴水穿石精神,走好乡村振兴之路。总书记在信中说,“车岭车上天,九岭爬九年”。当年“三进下党”的场景,我至今还历历在目。经过30年的不懈奋斗,下党天堑变通途、旧貌换新颜,乡亲们有了越来越多的幸福感、获得感,这生动印证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道理。

今年2月25日,在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的“百口食堂”,上百名干部群众聚在一起,准时收看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现场直播。当看到习近平总书记为下党乡党委书记项忠红颁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奖牌时,现场响起一阵热烈掌声。

近年来,下党乡的乡亲们牢记总书记嘱托,继续发扬滴水穿石精神,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久久为功,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持续巩固脱贫成果,走出了一条“生态立乡、旅游强乡、兴农富民”的乡村振兴之路。

“今年春节假期,下党乡旅游业迎来小高峰,车流量超1.6万辆,累计接待游客7.5万余人次,当地民宿、农家乐十分火爆,为当地群众创收200多万元。”下党乡乡长吴德说。

难以想象,这里曾是福建省唯一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灯照明、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的乡镇。“20世纪80年代末,下党乡是‘贫困’的代名词,农民年人均收入不足200元。这里没有公路,交通十分不便,当地农民怕生病、怕肩挑。”吴德说。

要致富,先修路。近年来,下党乡不断完善交通建设。1991年,被村民称为“脱贫路”的第一条通乡公路建成通车;2014年,被称为“小高速”的柏油路通车;2020年,被称为“小康路”的下党乡道路从4.5米拓宽到8.5米……“经过多年修建,截至目前,全乡已开通5条进乡公路、10条通村公路。如今,从寿宁县到下党乡只需45分钟。”吴德介绍。

与此同时,下党乡先后编制了《下党村传统村落保护性修复规划》《下党及周边乡村旅游总体规划》,对古民居进行保护与开发,对鸾峰桥进行全面保护,建设了滴水穿石主题公园、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打造了下党画苑、时光邮局、兰庭拾光、乡村小酒馆、乌迷小丛林等旅游新业态,让下党乡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

路通了,乡村变美了,游客纷至沓来。“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三进下党’,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丰富的思想内涵。”吴德说,近年来,下党乡积极挖掘红色旅游资源,以讲好“下党故事”为主线,打造了“难忘下党学习小镇”,开发了“五个一”(重走一段连心路、重温一段历史、上好一堂党课、举办一个仪式、夜谈一次心得)特色课程,吸引众多游客体验。

游客多了,产业也活了。茶叶是下党乡的传统支柱产业,家家户户都种茶。2015年初,下党乡注册了“下乡的味道”品牌,创新推出“只卖茶园不卖茶”模式,融入消费扶贫理念,利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对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茶园进行整合,在全国率先推出首个可视化“扶贫定制茶园”项目。

“所谓定制茶园,就是下党乡以每亩茶园年租金2万元,面向全国招募茶园主。”项忠红介绍,乡里在茶厂房内和茶园里架设多个摄像头,开发了24小时直播可视化系统和农产品可追溯系统,茶园主可通过手机APP随时查看茶园种植管理、生产加工、包装物流等环节。每年春秋两季,茶园主不仅可以到茶园参与采茶和农事体验活动,还可获得50公斤干茶。

2020年以来,下党乡进一步升级定制茶园发展模式,全乡各村13个茶叶合作社联合成立了寿宁县滴水缘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实行统一种植管理、统一采摘标准、统一生产加工、统一品牌运作、统一宣传营销、二次分红模式,向茶农发放市价20%的收益分红。

“2020年春季,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和茶园普遍减产约10%的严峻形势,联合社通过精准服务和统一管理,共收购茶青28.5万公斤,支付茶青款485万元,发放溢价分红67万元,带动茶农户年均增收8000元以上。”寿宁县滴水缘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王菊弟说。

如今,下党乡已向全国推出1060多亩“定制茶园”,发展可定制茶园4000多亩,吸纳农户616户,带动茶农户年均增收4000元以上,促进村级财政增收10万元以上。

项忠红说,随着“下乡的味道”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下党乡以“户户有产业”为目标,全面推行全产业链扶贫模式,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发展定制茶园、锥栗、油茶、黄桃、家庭养殖等产业。“目前,我们已组建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28家,特色农业产业基地10个,特色农业产业面积1.6万多亩,吸引众多游客体验,促进农户增产增收,逐步实现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

在“幸福茶馆”里,经营者王光朝正热情地为游客泡茶。他说:“游客都想品尝一下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喝过的解暑凉茶。茶馆年收入可达5万余元。”

中午时分,“百口食堂”座无虚席、生意火爆。经营者王明寿正在招待客人,“我是2016年返乡创业的。当时慕名到下党乡的游客越来越多,餐饮需求逐步提升。但因为村里没人干过,大家都在观望,我就决定回来试试。现在,不用四处奔波,在老家就能赚钱,感觉很幸福。”

如今,下党乡有9家农家乐,可同时接待1200多人用餐。项忠红介绍,为了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下党乡大力开展“领雁”工程,着力吸引一批在外乡贤能人返乡创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王菊弟回忆说,2015年以来,随着游客越来越多,解决游客住宿问题迫在眉睫。“作为下党村村委会主任,我有责任带头做示范,便对自己的老房子进行改造,取名为‘85民宿’,成为下党乡第一家民宿。”2016年,该民宿实现了盈利,吸引很多村民参与民宿项目,村里还成立了民宿合作社,采取集中管理、比例分红模式。

近几年,下党乡通过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累计吸引100多名青年人返乡创业。据统计,2020年,下党乡累计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全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8年的186元增长至17289元。

“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这一荣誉,带给我们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项忠红说,今后下党乡的工作将以乡村振兴为主战场。要继续发扬滴水穿石精神,埋头苦干、久久为功,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建设美好家园,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2021-03-16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64493.html 1 福建下党乡:走旅游强乡之路 谱乡村振兴新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