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发布,该文件要求,“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中国旅游出版社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基于旅游专业出版社的定位,深度挖掘以旅游促进乡村振兴、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与案例,新近推出了《华侨城美丽乡村实践:探索篇、案例篇》一书,以供奋战在乡村振兴及美丽乡村建设一线的从业者参考借鉴。此书分上下两册,采用盒套设计,上册为《探索篇》,主要从美丽乡村建设主张、城乡融合的产业导入及运作、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EPCO模式、项目可行性评价方法等投资拓展工具、美丽乡村治理以及美丽乡村建设的标准化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经验总结与提炼。下册为《案例篇》,分别从华侨城各子集团的美丽乡村项目中精选了15个实践案例,从项目概况、项目历程、创新突破和模式总结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以进一步阐述美丽乡村建设应遵循的发展理念、战略、开发及运营模式。
在此书中,华侨城集团提出了通过实施“两新+一融+一全”工程,助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设主张。通过新基建、新型城镇化、城乡融合、全域旅游建设,推动美丽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振兴目标。坚持“产城人”与“人城产”的发展逻辑转变。一方面,通过培育“新乡贤”“新农人”、健全人才培养机制等,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另一方面,通过“文化+旅游+城镇化”“科技+产业+园区”等创新发展模式,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形成乡村优势特色产业,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多元化、综合化发展。此外,通过各类农业产业园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农产品销售公共服务平台等建设,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在此书中,华侨城集团强调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作为美丽乡村建设成功与否的核心评判标准,并将之贯穿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始终。一是坚持“文化旅游+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城乡融合”的产业发展理念,提出了以旅游为核心产品的产业架构体系,形成了包括“文化+旅游”“农业+旅游”和“康养+旅游”三大产业架构,共14种业态,31类特色产品的产业指导目录,并形成了以“欢乐田园”IP为品牌指引,12类旅游业态共同发展的产业平台指引,以更好地实现美丽乡村项目的落地和运营。二是通过乡村突出环境问题治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增值等方式,实现生态宜居目标。三是以“新乡贤”“新农人”培育为主要目标,思想引领、陈风陋俗整治为主要抓手,通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乡风文明建设。四是通过“党建引领”“社区共建”,因地制宜引进新的治理机制和治理方法,积极发挥农民群众治理主体的积极性,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实现现代乡村治理目标。
在此书中,华侨城集团形成了华侨城美丽乡村建设的EPCO模式:“项目策划设计+采购+施工+运营”的综合开发模式。在前期强调项目选址、产业布局、资源组合、体量规模、特色要求等方面的研判。在中期针对项目的具体策划及实施,提出了每一个步骤的要点,并针对性地总结了项目策划及设计等七方面管理指导手册。在运营阶段强调分类采取开放模式、封闭模式、“总体开放+点状封闭”等模式以及社群营销、节庆活动、联合营销、多渠道宣传等运营及市场推广策略。
在此书中,华侨城集团总结了美丽乡村投资拓展工具。一是重视综合规划的意义和价值,就规划管理、民生规划、生态规划、产业规划、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进行了理论总结与阐述。二是基于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华侨城美丽乡村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确立了不同类型项目的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生态效益指标权重,实现了美丽乡村项目的科学量化的评价。三是总结了实用有效的资产管理包,涉及资产包划分、合作机制、管理制度、变现工具组合等方面,可有效发挥美丽乡村各类资产的效能,提高资产利用率。四是提出了包括资源管理服务、文娱管理服务、营销管理服务、安全管理服务等在内的十项标准体系,有利于提高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水平。
此书的出版,不但彰显了华侨城集团在美丽乡村建设领域的贡献和智慧,也能为全国各地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先行经验与实践参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企业机构及农民群体的积极参与下,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一定能够实现,美丽乡村的梦想必将在全国范围内成真。
(张润生 李志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