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荷
乍听“雪山梅园”,以为那里正在下雪,雪山巍峨,梅姿独立。等走近了才发现,雪山无雪,梅园却是漫山飞花了,它用自己芳华盛开的次第,告诉了人们枝头烂漫的踪迹。三月早春,江南的花期已如火如荼,姹紫嫣红,遍地燃起,而北方的梅花,却刚趁着渐进的东风,迎来独立峰峦的身影。梅枝疏朗,暗香盈盈,仙风道骨般的花枝,掩映着烟雨朦胧下的粉墙黛瓦,风一吹,早开的梅花落英缤纷。那一地的落红,让人想起元代诗人白朴的诗句:“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幻觉中,那里应该有一位衣袂飘然的女子,徜徉在梅花树下。她撑着一把玉色的花伞,风姿绰约,仪态安然,她是梅树的化身,纵使冰雪打枝,她也无所畏惧。而春深后,花事繁馥,它却隐入花丛,披一身绿意,默默无闻。梅花,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们多生在南方,而在北方,像雪山梅园这样规模之大的园林并不多见。这个从遥远的江南迁徙而来的花神,曾开放于文人墨客的笔下,如今在北方安家落户,经霜历雪,花开花落,实在是一个奇迹。
坐落在山东沂水的雪山梅园,是由一位名叫王春亭的梅花爱好者所建,这位素爱梅花的先生,年轻时就对梅花情有独钟,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进行庭院种植,探索梅花落户北方的方法。2000年春,他在家乡一座名叫“雪山”的山脚下辟地五十余亩,扩大种植面积,成立了中国梅文化石刻艺术研究中心,把自己全部积蓄都投入了梅园建设。
因为他的坚持,一家人数十年来围着他的梅花做文章,他的妻子、年迈的母亲以及他的兄弟姐妹们,都成了养梅种梅的好帮手。园内“四君子路”“三友路”“梅花路”“和美路”“福寿路”,皆是用光滑椭圆的鹅卵石铺就,所有卵石铺就的图案,都出自家人之手。路旁“五福亭”“知春亭”“摽梅亭”“暗香浮动榭”“坐中几客轩”“百梅图石刻长廊”“咏梅诗词碑廊”“咏梅楹联影壁”“梅石居”等耐人寻味、意颇隽永的建筑,也倾注了一家人的情感和智慧。
如今,园内植有朱砂、绿萼、玉蝶、宫粉、洒金等梅花名品两千余株,七十多个品种,还搭配有松、竹、柳等观赏性植物,亭榭花台,曲水流觞,古典的建筑风格,与之相映成趣。梅花盛开的时节,红梅艳丽,绿梅亮泽,白梅冰清玉洁,前来赏梅的游客络绎不绝,人们寻梅于芳径,流连于文化长廊,辗转于梅亭,接受诗词、绘画的熏陶和梅花清丽超然的洗礼。几枝梅花挟着幽香探进摄影师的取景框;一群国学班的孩子身着汉服在梅树下吟诗诵梅;画家支案在梅林里泼墨作画;戏剧爱好者在竹节梅枝间搭起舞台,水袖高扬,裙裾飘起……“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人们颂梅、画梅、赏梅,颂扬梅花凌寒独放、铁骨铮铮、不屈不挠的精神。
王春亭爱梅的同时也爱石刻,在他的玉照堂内,摆满了刻着各种字体的石头,这些石头都是他从附近的山上捡来的,看似平常的石头,经他刻上“澹阴”“晓日”“薄寒”“细雨”“轻烟”“佳月”等行云流水的文字,再往博古架上一摆,就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三月的北方,虽然还是厚衣加身,襟帽紧裹,衣领高耸。在寒冷的室外哈一口热气,也能变成湿漉漉的清凉。然而,所有的不同,都缘于梅花的开放。
那天,正好寒流来袭,雪地冰封,梅花却在这样的天气里选择了怒放,面对突然袭来的寒潮,古人踏雪寻梅,而我则是适时赏梅。听说,若再早一些遇上,雪打梅花,梅花会盛开得更加顽强,更加奔放,仿佛要跟那寒冷争个高低,用那别样的花朵,穿越白昼,穿越冬春,全然不顾“疏星冻霜空,流月湿林薄”。
雪山梅园的梅花,深深浅浅、本本分分地开着,丝毫不投机取巧。梅花执着于迎春报春,王春亭执着于为人间布撒美丽,布撒芳馨。梅花的美,在于美丽,在于洁净,不染纤尘;而爱梅者,在于孤傲,在于坚持,在于自信,只有这样,才能携两袖清风明月,给世间醉人的芳菲。
tips
地址:山东省沂水县雪山风景区
开放时间:08:30~17:00
门票:40元/人
推荐游玩:“百梅图”长廊、咏梅诗词碑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