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04日
第08版:旅游报08版

涂佳:唱响羌寨致富歌

涂佳在“云上尔玛”民族交响乐音乐会上表演 受访者供图

在2月25日举行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在这场创造奇迹的脱贫攻坚战中,有着众多巾帼英雄的身影。在三八妇女节即将到来之际,本版刊登三位为脱贫攻坚做出贡献的女性人物的故事,借此向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大业中做出贡献的巾帼英雄们致敬!

□ 陈俊成 记者 白骅

从繁华的都市到偏远的小山村,从时尚的艺术工作者到美丽村寨里的“羌妹子”,从一个孩子的母亲到众多孩子的良师益友……从走进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叠溪镇岩窝村的那一刻起,四川交响乐团党委副书记涂佳便开始了不同角色的转换,目的只有一个——尽全力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交通设施差、产业发展单一、集体经济薄弱,不少村民生活窘迫,这是涂佳驻点帮扶的岩窝村的旧景象。文化“走出去”、游客“请进来”、产业“旺起来”,村民们的生活蒸蒸日上,这是岩窝村的新画卷。在涂佳的引导下,今天的岩窝村走上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道路,实现了脱贫增收。她也被授予四川省脱贫攻坚“五个一”驻村帮扶先进个人、阿坝州脱贫攻坚奉献奖和茂县“羌山最美援藏干部”等称号。

主动走上脱贫攻坚一线

涂佳出生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有感情。在得知原四川省文化厅要选派工作人员到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驻村帮扶后,她第一个递交了报名申请。然而,考虑到她的丈夫是一名军人,常年不能回家,孩子又年幼需要照顾,单位并没有批准她的申请。涂佳向远在西昌的母亲求助。待母亲赶到成都、孩子安排妥当后再次提出申请,终于如愿以偿。

涂佳驻村帮扶的岩窝村是一个美丽的羌族村寨,位于海拔2800米以上的叠溪松坪沟风景区内。刚刚到达驻地,强烈的高原反应就让她头痛欲裂。强忍着身体上的不适,涂佳马不停蹄地组织村干部摸查走访,挨家挨户地了解情况。

松坪沟地处山区,走访途中常常会遭遇滑坡、泥石流。涂佳和当地干部不顾飞石落下的风险,徒步翻过陡坡,走村入户。两个多月下来,他们走遍了全村100多户人家,每家每户的基本情况、实际困难写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也牢牢地记在她心中。

探寻脱贫增收“岩窝模式”

多年来,受自然条件限制,岩窝村的经济来源主要以中药材种植和牦牛养殖为主,不少乡亲们处在生活困境当中。

“他们一家人或残疾或患病,全家仅靠视力残疾的冬娃子一人打零工维持生活。”走访调研中,冬娃子一家的困境让涂佳感到心痛。她连夜将这家人的情况发送到四川交响乐团寻求帮助。此后,四川交响乐团迅速组织了几场“文化精准扶贫”公益演出,将筹集来的1万元公益金定向捐给冬娃子一家,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然而,“这样的方式只能解得了一时之急。”让涂佳更忧心的是如何彻底帮助像冬娃子一样的乡亲们实现脱贫。有一段时间,她多次往返于茂县农业畜牧和水务局之间,请来专家为贫困户们量身定制脱贫方案。专家们帮助冬娃子搞起了家庭养殖生态跑山鸡,帮助贫困户王天中发挥自身优势养马和种大蒜。

岩窝村民族风情浓郁、原生态羌族多声部演唱别具风格,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好山好水为什么不能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带着这样的思考,涂佳和村“两委”成员们更忙了。不久后,岩窝村确定了“打造‘文化旅游示范户’,改造农家卫生间、游客接待卧室和院落环境,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搞活旅游经济”的脱贫思路。

每年农历6月19日,羌族都要组织“转山会”,祭祀神灵、祈求风调雨顺,而岩窝村的“转山会”在当地一直颇有名气。何不借助“转山会”吸引更多游客?涂佳制订了新的“转山会”活动方案,请来四川交响乐团的优秀演员对“转山会”活动进行排演。2016年,全新亮相的岩窝村“转山会”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深山里的小村落第一次那么热闹。

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转山会”的成功让涂佳信心倍增。在2016年的茂县“瓦尔俄足节”上,她再次协调四川交响乐团,在茂县萨朗广场举办了一场“云上尔玛”民族交响乐音乐会。通过传统羌族歌舞与现代交响乐的巧妙结合,实现了交响乐、民族音乐和民俗音乐的深入交融,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和当地村民“端出”一场别开生面的视听盛宴。

2016年11月,另一场名为“山魂”的羌族原生态多声部演出在成都首演成功,这是岩窝村的43位村民首次“走出”大山,登上专业舞台。“第一次登上舞台排练时,习惯了露天表演的村民们不大懂队形,不少人是背对着观众的。”涂佳说,历时两个多月的排练后,这些一辈子没走出过羌寨的村民的演出水平大大提升。而羌族多声部演唱、羌笛、口弦演奏、羌族歌舞等原生态非遗项目表演也一举成为岩窝村乡村旅游的亮丽名片。

此后,涂佳趁热打铁,协调四川文化·院团联盟和四川文化志愿者组织了18个家庭共计44人前往岩窝村,以寄宿村民家庭的方式,深入了解羌族文化,深度体验大山深处的羌寨生活。同时也帮助村民增加经济收入,探索建立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家庭旅游脱贫致富模式。

让特色文化走出去、将大批游客请进来,独特的发展模式让岩窝村乡村旅游得以快速发展。2018年,岩窝村终于摘掉了“穷帽子”,那块“悬在”涂佳心里的“石头”也终于落了地。

“我们脱贫了,涂书记是不是要走了?”长期的相处,让岩窝村村民对涂佳产生了一份特殊的感情,他们舍不得涂佳离开。

“这里的乡亲们让我牵挂。”涂佳说,家中的孩子已经能够照顾自己,“虽然不能常见面,但在工作之余经常和孩子视频。家人都很支持我。”涂佳再一次向单位申请,继续留在岩窝村,陪伴村民们实现乡村振兴。

如今,涂佳已在岩窝村待了7年,“文旅融合发展让岩窝村的致富路看到了新曙光。”她说,未来,岩窝村要持续深度挖掘民族文化,结合乡村特色,让这个小山村在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大道上走深走实。

2021-03-04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54984.html 1 涂佳:唱响羌寨致富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