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2月25日
第03版:旅游报03版

古村落改造应遵守“修旧如旧”原则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一些传统村落消失或遭到破坏,保护传统村落迫在眉睫

□ 汪昌莲

2月14日,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角民族乡翁丁村老寨发生严重火灾,老寨几乎全部被烧毁。翁丁村是中国唯一完整保存了原始风貌的佤族部落,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翁丁村老寨发生的火灾,再次引起公众对传统村落保护的关注。

不可否认,翁丁村的一把火,把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很多困惑和争议给“引爆”了。传统村镇保护、展示和利用中“重物质轻人文”的倾向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对历史久远、破旧不堪的古村落进行修复式保护是必不可少的,但其前提是坚守“修旧如旧”的原则,尽量保持古村落的历史环境,还原文化风貌,保留“乡愁”的记忆。

一些地方热衷于古村“翻新”,源于人文精神的缺失,对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不够,值得反思。

众所周知,古村、古址和古建筑等,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它集历史、文物、艺术、文化、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集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髄。因此,每一个能够保留下来的古村落,都有着厚重的文化支撑和延续。然而,一些地方存在着重经济、轻文化的现象。比如,一些地方古村改造中曾出现的“翻新”现象,不仅毁掉了先贤留下的历史文化之根,也折射出“乡愁”文化的迷失。特别是一些地方在城镇化进程中不惜对古村和古建筑进行毁灭性拆除,这些破坏文化遗产的做法必须制止。

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在农村,传统村落保留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承载和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重要载体。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一些传统村落消失或遭到破坏,保护传统村落迫在眉睫。

2021-02-25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一些传统村落消失或遭到破坏,保护传统村落迫在眉睫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54820.html 1 古村落改造应遵守“修旧如旧”原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