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2月18日
第03版:旅游报03版

“永红大哥”的脱贫故事

□ 张巧平 杨竣杰

春节前夕,家住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锡勒乡红旗庙嘎查(村)的陈永红,早早地就给他养的几十匹马系上了鲜艳的红缨子,马圈栏墙也贴上了“福”字,到处弥漫着一派喜庆的气息。

今年49岁的陈永红,被乡亲们称为“永红大哥”。陈永红曾是当地的贫困户,现如今,他是一名景区旅游工作者,是在乌兰察布市精准扶贫政策下成功脱贫的代表人物。旅游助他圆梦,开启了新的人生。

27岁时,陈永红离开家乡,到外地打工。在外娶妻生子,一家三口依然过着靠打工养家糊口的日子。后来,陈永红在打工中落下了残疾,无数个夜里,他睡不着,思考着一家人的未来该怎么过。至于儿时就有的养马的梦想,他更是连想都不敢想了。

2015年左右,陈永红时不时听到乡亲们说一个词“精准扶贫”,他听不太懂,但隐隐约约地觉得和自己有关系。当他了解到村里的贫困户在精准扶贫的帮助下生活不一样了,陈永红再也坐不住了。他详细询问了村里的精准扶贫政策,在村干部的鼓励下,毅然举家返乡。

村里帮他建档立卡,根据他有养马的长处和意愿,帮助他从养3匹马起步。陈永红终于可以全心全意地养马了,他爱马懂马,马儿们繁育得快,个个膘肥体壮。晒得黝黑、充满干劲的陈永红和一群健壮的马奔驰在草原上,成为一道风景。“没想到我老陈人到中年交了好运,日子越过越踏实越有奔头,党的政策救了我这个没啥出息的人。”说这话时,陈永红有些激动。

短短几年,陈永红从穷得叮当响成为拥有一个马队的致富能手。

陈永红和他的马名气大了,村里游牧星空民宿点的经营者邀请他过去,通过给游客牵马游览获得收入。他更开心了,因为再也不用把心爱的马匹卖掉了。“我现在养了60匹马,跟旅游点合作得非常好,游客们特别喜欢骑我的马,和我的马群合影。旺季的时候,仅仅骑马一项,一个月就能收入六七千元。”他说。

陈永红租马从来不限时间,游客想骑多久就骑多久,费用也是游客看着给。“游客高兴我就高兴,游客多了,我们村的旅游业才能发展得更好。政府帮我脱贫,我做不了别的,就以这种方式表示感谢吧。”旅游点的经营户和游客们都喜欢他实诚的性格,“永红大哥”的名声越来越响。

今年,陈永红计划跟更多的旅游点合作,希望马群数量达到百匹,爱画画的儿子能够考上理想的大学……

说起“永红大哥”的脱贫故事,内蒙古财经学院教授、内蒙古广播电台特约新闻评论员冯守宇曾表示,贫困户陈永红的马背脱贫路,背后是一个时代的致富路,是一个民族的圆梦路。

(被访者供图)

2021-02-18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54635.html 1 “永红大哥”的脱贫故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