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2月15日
第03版:旅游报03版

达斡尔族春节有讲究

燃牛粪篝火、拜年抢年糕、偷送烟荷包、脸上抹黑灰……东北达斡尔族同胞的春节习俗丰富多彩,非常有趣。

达斡尔族的春节很长,从正月初一一直过到正月十六,而且每天都有讲究。他们普遍认为,初一是鸡日,初二是狗日,初三是猪日,初四是羊日,初五是马日,初六是牛日,初七是人日。其节庆活动均与这一天是什么日有关。

腊月三十,达斡尔族家家户户杀牛宰羊,蒸馒头,包饺子,炖方肉,为春节预备各种美食,还要在大门口外堆起一大堆干牛粪,等待燃牛粪篝火。

除夕早晨,家家把庭院打扫干净,意谓“把所有的不好留给昨天,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

除夕下午,全家人带着供品到先人的墓地祭扫,回家后,还要在家中祭祖。祭祖时不设神龛和牌位,全家人向西而跪,烧几炷香,磕几个头,祈求祖先保佑家人幸福安康。然后全家人坐在一起美餐一顿,啃牛蹄子,谈天说地,聊个通宵。

除夕傍晚,各家门前都要挂起红灯或冰灯,并把门口堆放的牛粪堆点燃。一时间,整个村屯被火光、灯光映红照亮,充满浓浓的节日氛围。人们围着牛粪篝火载歌载舞,家中长辈还要把大块烀好的方肉、馒头、饺子等扔进火堆里,以祈求人畜平安、五谷丰登。这种习俗可能与达斡尔族同胞信奉“火神”有关。

与燃牛粪篝火同时进行的,是家中的“亮化工程”。所有房间要点明灯火,以图“亮亮堂堂迎新年”。牛粪篝火结束后,全家人回到屋内,围坐在火炕上,一起玩游戏、讲古说今,热热闹闹地“守夜”。午夜时分,家家煮“迎春饺子”,接着举行拜年仪式,晚辈要给老人磕头,祝福老人健康长寿。

初一早晨,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庭院,净水泼街。然后人人穿上节日盛装,姑娘媳妇们还要戴上花,梳洗完毕后挨家挨户去拜年,恭贺新禧。拜年时,拜年者一进门,主人就要把事先准备好的年糕拿出来,拜年者要抢着吃,以示“亲如一家”,同时预示着“生活年年高”。

春节期间,达斡尔族屯子里还会举办各种娱乐活动,如跳舞、打冰球、玩“阿尼卡”。妇女还有一项重要活动,就是把自家最好的烟叶分成多份,与奶皮、糕点、冻肉等包在一起,送给亲友长辈。在达斡尔族人看来,烟是待客必不可少的礼物。青年男女在一起跳舞时,姑娘们还要将绣好的烟荷包偷偷送给心爱的人。收到礼物的小伙子兴奋之余,也须为姑娘保密,不得向外人透露他们的恋爱消息。

正月十六是达斡尔族春节的结束之日。这一天,达斡尔族还有一个有趣的节日习俗:大家互相追逐打闹,争抢往别人脸上抹黑灰。这一天因此又被称为“黑灰日”。这天早晨,青年男女们把家中的锅底黑灰抹在自己脸上、手上,然后跑出家门,见人就往对方的脸上抹灰。屯子里笑声一片,人们奔跑着,涂抹着,欢笑着,场面类似傣族的泼水节。这一天,人们都期望自己的脸上能被别人抹上黑灰,据说黑灰抹得越多,这一年就越有福气,所谓“黑灰多多,福气旺旺”。一天下来,村里的青年男女个个都成了“黑包公”,但却乐此不疲。

本版文字 钱国宏

2021-02-15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54583.html 1 达斡尔族春节有讲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