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2月05日
第03版:旅游报03版

白城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马加:

打造吉林西部生态文旅城市、区域旅游中心城市、东北亚文化旅游节点城市

“十三五”规划收官,白城市文化繁荣与旅游兴旺齐头并进,完善基础与提档升级同频共振;“十四五”规划开启,白城市文旅人自信提笔,在前进的时代浪潮中挥毫,勾勒美好蓝图,并为将蓝图变为现实而努力奋斗。

稳中求进 文化和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紧握笃实这支笔,写好“十三五”答卷;调动每一颗子,下好文化和旅游发展这盘棋。5年来,白城市文化和旅游事业稳中求进,创新发展,成效显著,文化和旅游产业实现深度融合、跨越式发展,积极融入吉林省“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

白城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马加表示,“十三五”期间,白城市打造了“歌舞鹤乡·放飞梦想”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推出了“湿地鹤乡·生态白城”特色旅游品牌,设计了“吉林西部大环线”等29条精品线路,举办了汽车房车赛、马拉松等节事活动,构建了立体旅游交通网,将白城市建设成为辐射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三地的生态文化旅游城市。白城市多业并举,在多个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文化工作上,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文化惠民工程日趋完善。目前,全市共有群众艺术馆1家、文化馆5家、图书馆6家、博物馆6家、美术馆1家;群众文化品牌活动丰富多彩,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与此同时,艺术创作演出繁荣发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扎实推进。

旅游工作上,旅游产业发展总体情况向好,2019年度较2016年度相比,旅游人数由371.31万人次上升至530万人次,旅游收入由60.26亿元上升至95.46亿元。2020年,白城市接待游客达153.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26.73亿元。旅游规划编制日益丰富完善,为全市旅游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西部大环线”初步成形,旅游设施项目提档升级。围绕“湿地鹤乡·生态白城”特色旅游品牌,组织系列活动,增加白城旅游吸引力、知名度和影响力。航线开发工作进展顺利,旅游交通网更加完善。

此外,在综合执法工作以及安全生产方面也取得喜人成绩。

继往开来 将生态旅游发展为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马加表示,白城市将主要抓好《“一线十五点”旅游规划》编制、环线节点建设提升、项目落地落实、品牌活动开展、宣传推介营销五项重点工作,重点推进嫩江湾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红色文化产业园建设,通过“以活动创品牌,以品牌聚人气”的形式,推动白城市文化和旅游业取得新发展与新作为。同时积极做好文化和旅游市场综合执法工作。

对于“十四五”的长远规划,马加表示,白城市提出“发展生态旅游作为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深度规划,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构建“西部大环线”,做好向海、莫莫格、嫩江湾等旅游品牌,规划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好景区(点),嵌入文化、康养、电商、民宿等元素,擦亮生态游、军事游等“金名片”。“做到点上有风韵、线上有风光、面上有风景,打造吉林西部生态文旅城市、区域旅游中心城市、东北亚文化旅游节点城市,让全国人民‘知道白城、了解白城、向往白城、走进白城’。”

“十四五”期间,白城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将重点推进八项工作,书写文化和旅游新篇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旅游经营单位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覆盖率和旅游率。开展特色品牌活动,围绕“歌舞鹤乡·放飞梦想”“快乐运动·幸福鹤乡”“湿地鹤乡·生态白城”三大特色品牌开展系列活动。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整合旅游资源,打造精品线路,推出旅游产品,推动景区升级,促进航线开发,争取建设一批重点旅游项目,推动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快速融合发展。繁荣文艺创作演出,推动“文化下基层”“文艺进万家”“文化进校园”“文化进军营”等文艺创作演出工程。实施文化遗产保护,推进文物立法工作,完善文物保护体系建设。同时保障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做好党建工作以及完成各项任务。

(叶梓/文 白城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供图)

2021-02-05 白城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马加: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54382.html 1 打造吉林西部生态文旅城市、区域旅游中心城市、东北亚文化旅游节点城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