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2月04日
第05版:旅游报05版

宁夏故事——盐池是个好地方连载之二十四马文良盐池遇难

回六庄风云万变 马文良英勇就义

在盐池革命历史纪念园二楼展厅,有一座马文良烈士浮雕雕塑,许多参观的游客都在雕像前驻足观看,合影留念。

马文良,原名尹九官,曾用名尹绂,字志异,1912年10月出生在辽宁省海城市一个职员家庭。“九一八事变”后,他辍学回到海城,经人引荐到长春公署当职员。1935年,马文良参加了“一二·九”学生抗日爱国运动。1936年,他东渡日本求学,并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群众组织解放社,经常与金浪白等探讨中国革命及前途问题。1937年夏,马文良被日本当局列入黑名单,行踪受到监视追捕,在郭沫若等帮助下逃出日本。“七七事变”后,马文良和部分爱国青年辗转来到延安。在延安,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改名马文良。

1940年1月,马文良、马青年等共同组织发起延安回民救国协会。3月10日,延安回民救国协会发表了《告边区回民同胞书》。10月,中共西北工委组织了关中、陇东、三边三个回民巡视团,马文良任三边回民巡视团中共特支书记兼团长,并派往定边、盐池开展工作。他来三边主要是向老百姓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以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号召回汉各族团结起来,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

在盐池县城西65公里处,有一个行政村叫回六庄,今属盐池县冯记沟乡管辖。1936年盐池解放,回六庄属盐池县四区五乡管辖。盐池一解放就成立回民工委,主任贾拓夫,驻盐池专门进行宁夏回族同胞民族统一战线工作。

1941年2月13日,马文良首先来到回六庄开展工作。回六庄和吴忠、灵武敌占区毗邻,有亲情相连,也有生意关系,所以就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经常往来其间。在一些盐商往返中,许多革命道理、解放区的政策在言谈中就留在敌占区群众心里。也有人表面向着共产党,背地却投靠国民党,国民党特务也常混迹其中。

马文良2月17日到井沟,沿途进庄入户视察,宣传抗日救国道理,讲毛主席以及延安的故事,宣讲共产党民族政策,号召所有回汉同胞团结起来,共同抵御日本侵略。

马文良的到来,被混迹在回六庄的特务知晓了。回六庄与惠安堡很近,国民党盐池县政府就在惠安堡。国民党盐池县县长知道这件事后,异常惊慌,多次电告马鸿奎。马鸿逵令驻海子井特务连派一个骑兵排,国民党盐池县政府、公安局在甲长配合下,强迫群众带路,到强记滩包围马文良住地。为保护群众不受连累,马文良等被捕。

马文良被带到银川,受尽折磨和酷刑拷打,经过一个多月审讯,敌人一无所获。党中央曾设法营救,但未能成功。1941年4月17日深夜,敌人将马文良、崔景岳、孟长有三位共产党人活埋于宁夏省城城隍庙后面事先挖好的大坑里,马文良时年29岁。

1977年1月10日,银川市委、市政府举行三烈士遗体安葬仪式。马文良的同学、同事、战友及亲属分别从北京、内蒙古等地赶来参加。1991年,银川市委、市政府在三烈士就义地修建三烈士纪念碑,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黄璜亲笔题写“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碑文。当时正值三烈士牺牲50周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银川市委、市政府隆重举行三烈士纪念碑揭幕式。马文良烈士的家乡辽宁海城也建有烈士纪念馆,并为烈士塑像。

2006年,盐池革命烈士纪念馆异地搬迁,在新馆为烈士制作浮雕雕塑,供盐池人民凭吊。

(岑国义)

2021-02-04 宁夏故事——盐池是个好地方连载之二十四马文良盐池遇难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54348.html 1 回六庄风云万变 马文良英勇就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