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26日
第05版:旅游报05版

主题活动促进佛山文旅产业发展

铿锵有力的锣鼓点,腾挪跳跃的高桩醒狮,400多位候场的武林高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日前,2020佛山第三届武林大会收官之战传统武术精英大赛在佛山市禅城区举行,南北派各大拳种齐聚于此,各施绝技,相互切磋,大有江湖各派问鼎“光明顶”之势,代表着佛山当下武术竞技发展的最高水平。这也是佛山一年当中功夫文化主题活动的重头戏之一。

除武林大会之外,岁末年初,佛山50公里云端徒步、佛山全民综艺大舞台等各类文化盛事轮番上演,精彩纷呈。近年来,佛山以主题活动开拓文化和旅游发展新思路,唱响“佛山故事”,“最岭南之佛山过大年”“岭南年俗欢乐节”、佛山行通济、秋色欢乐节、亚洲龙舟锦标赛、中外拳王争霸赛等活动相继举办,激发文旅融合新活力,展现时代风采。以节为媒,旅游赋能,与“经济佛山”相匹配的“文化佛山”形象全景呈现。

狮武佛山 唱响城市品牌

“北有少林,南有佛山”,自明初时期,中国南派武术便在此生根发芽,武术流派百花齐放,武馆、拳会层出不穷,习武之风遍及城乡。世界上广泛流行的洪拳、蔡李佛拳、咏春拳等皆以佛山名显于世,名震海内外的名家高手辈出,黄飞鸿、李小龙、叶问叱咤风云,特别是通过影视剧的形式让中国功夫文化声名远播,饮誉四方。2004年,佛山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武术之城”称号,功夫文化的IP成为佛山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动能、面向世界的新名片,各色以“功夫”为主题的活动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游客纷至沓来领略武术胜地的风采,持续为佛山旅游添薪加火。

以第三届佛山武林大会为例,南北约30个拳种汇聚一堂, 五大主题活动、七大拳种赛事精彩上演,融合体育、摄影、美食、教育等多种元素的14项“功夫+旅游”主题文旅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双驱动开展,以武会友,以文增谊,打造世界级功夫文化盛会,全国各地武术爱好者纷纷慕名而来,其中,珠三角地区参赛人数达7000人,最小年龄仅4岁,最大年龄高至70岁,充分彰显了佛山丰富的功夫文化资源与开放包容的人文氛围,功夫文化以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旅游为路径,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除此之外,一年之中佛山的功夫文化主题活动还有很多,如“黄飞鸿杯”中华武林大会、武战世界功夫争霸赛、“功夫传奇”世界拳王争霸赛、第四届国际咏春拳大赛、首届佛山市自由搏击公开赛、佛山市中小学校园武术操大赛、“十大武馆”“十大功夫名师”“十大功夫粤菜”活动、中国·佛山功夫(动作)电影节等,大大小小的赛事让城中武术之风更盛,城市知名度更响,充分释放文旅融合的潜在动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佛山功夫文化的范畴并不局限于拳脚之功,舞醒狮、扒龙舟也是其重要的组成。“无醒狮,不春节”,在岭南一带,尤其是“醒狮之乡”佛山,每逢节庆处处皆是锣鼓响,时时皆有醒狮舞。配合着雄壮威猛、刚柔并济的醒狮鼓乐,来自全国各地的8路狮王身披金、银、红、黄等不同颜色鳞甲,“沉睡惊醒”“摇头摆尾”“仰头低顾”等三五个动作便将威武勇猛、醉态酣然的醒狮形态展现得淋漓尽致,跳桩、翻跟斗、漂移等高难度动作更是扣人心弦,将比赛气氛推向高潮——这是2019年春节CCTV-5走进佛山南海西樵镇,在贺岁杯狮王争霸赛现场录制的精彩镜头,融合蔡李佛拳、木人桩等南派功夫腾、挪、闪、扑动作的醒狮表演,在各国人民面前尽情展现。

探索醒狮文化的发源地,佛山南海是重要的源头之一,南海西樵镇是“狮王”黄飞鸿的故里。自2002年开始,西樵将文化、体育、旅游三体合一,围绕醒狮“精武、自强、健康”的精神内核,将南狮运动从单纯的民间体育向专业性的竞技体育、综合性的艺术表演、娱乐性的创意文化转变,打造全国乃至全球具有影响力与知名度的赛事品牌,通过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让佛山醒狮文化走出去。除CCTV贺岁杯狮王争霸赛以外,尤以每年的“五一”全国南北狮王争霸赛和“十一”世界华人狮王争霸赛最为盛大,是全球狮艺比赛规模最大、参赛狮王水平最高的知名赛事。经过十多年执着坚守和探索创新,西樵“中国龙狮名镇”扬名海内外,每年狮王赛都会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到西樵山上一睹激情昂扬的狮艺巅峰对决。“西樵是佛山的,也是世界的。”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一部主任余汉桥认为,西樵以南狮文化为基础,打造各类品牌赛事,开拓了文化软实力向外输出和发展的新道路。

如果说武林大会、狮王争霸让佛山功夫声名远播,那么龙舟竞渡也不遑多让,在世界各大龙舟锦标赛上金牌拿到手软,在佛山民间则更为普及。一年到头的龙舟赛事和主题活动乱花渐欲迷人眼,2019年,首届中国龙舟大奖赛落地佛山,吸引了41支国内一流龙舟队伍近千名运动员参加。在一年间的30多场赛事中,首届镇街龙舟争霸赛尤为引人关注,全市五区所有镇街全部参赛,参赛率高达100%,村居赛吸引了佛山五区的近百支村居龙舟队逾2600人参加。此外,2020年11月,南海百舟竞渡龙舟邀请赛在西樵镇听音湖激情开赛,吸引了25.6万人次“云上”观看。

通过主题活动擦亮“中国功夫之城”的金字招牌既是佛山文化传承的需求,更是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推波助澜。同时,终年开展的功夫主题活动打破了功夫存于民间、繁衍于民间的单一传承方式,通过发挥旅游桥梁纽带作用,加速了武术项目的保护,使中国武术在时代大潮中得以弘扬和发展。

古韵悠长 激活文旅市场

传统节日是历史的产物,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不同的地域文化衍生出千姿百态的风俗习惯和民间节庆,这也是佛山主题活动的另一特色。

佛山作为中国四大古镇、岭南文化发祥地之一,北帝诞、秋色巡游、扒龙舟、醒狮贺新春、里水赤山“跳火光”、官窑生菜会等一系列文化民俗活动丰富多彩,为这座千年古城增添岭南文化韵味。大江东去,沉淀于深厚历史文化中的民俗,在主题活动的活化下更显鲜艳灵动。

在佛山的文化历史传承中,秋色欢乐节承载着佛山民间智慧和丰收喜悦,每逢秋收时节便会在禅城祖庙历史文化街区如期上演,万人空巷,观者如潮,气氛热烈。彩灯扎作、头牌花车等各种精美的工艺品通过绚丽璀璨的彩车游行形式展出,舞龙、舞狮、十番、锣鼓等精彩绝伦的民俗表演也一一助兴。“纸马莲舟都入画,果然秋色比春多。”清代诗人岑澂的《竹枝词》描写的正是当时佛山秋色流光溢彩的盛况。2019年,秋色升格为“广东(佛山)非遗周暨佛山秋色”巡游,增加了55个来自世界各地的非遗表演项目,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泛珠区域内非遗集中展示嘉年华,在为期两天的巡游活动中,共吸引了超过40万人次的中外游客和市民参与活动,“家门口”的非遗文化热潮涌动。

有专家指出,秋色欢乐节集岭南民俗于一身,是展示岭南文化魅力、传播佛山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600多年来,这项源于民间的传统文化活动不仅没有在历史长河中消失,更在主题活动的创新与发展中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城市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中的一大成果。

(张俊 张宝桁)

(未完待续)

2021-01-26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54113.html 1 主题活动促进佛山文旅产业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