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金枝 本报记者 吴健芳
隆冬时节,寒意渐浓,被誉为“红色小井冈”的福建省三明市水尾村却热闹非凡。在闽赣基干游击队司令部、红军兵工厂等革命旧址参观点,围满了来自各地的游客。“近年来,依托这些红色革命资源,水尾村打造‘红色小镇’旅游品牌,大力发展红色旅游,2019年共接待游客8万人次,由落后村变为了‘网红村’。”该村党支部书记谢文雄高兴地说。
近年来,三明市文化和旅游系统大力挖掘红色资源,弘扬新时期苏区精神,推动红色旅游项目建设,打造“风展红旗如画”品牌。如今,三明的红色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市场吸引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百姓吃上了“旅游饭”。
统筹推进 盘活资源
三明是著名的东南抗战文化中心,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拥有“一区三地”红色资源,包含中央苏区的核心区、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红旗不倒的革命根据地、伟人革命的重要实践地等。
“对红色故事的理解不能停留在表面,要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让红色文化鲜活起来,引导年轻一代将红色基因传承下去。”三明市委书记林兴禄说。三明将积极发挥红色文化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积极作用,使其为三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为了让红色文化遗产焕发勃勃生机,三明成立了红色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红色文化规划保护利用组、红色三明故事宣讲组、中央苏区政策争取组等3个工作组,统筹推进弘扬红色文化、打造“风展红旗如画”品牌等工作。
三明还不断深化改革创新,2017年在全省率先针对红色文化遗址保护进行立法,出台《三明市红色文化遗址保护管理办法》;编制完成《三明市革命旧址保护利用规划》;在全国率先开展“中央红军村”命名保护工作;设立红色文化专项保护基金……一系列创新举措,让三明在红色文化遗址保护中焕发新彩。
为了将红色资源树立成看得见、摸得着的鲜活形象,三明深入挖掘、汇编整理出50个红色精品故事,编印《风展红旗如画——三明》等书籍,开展“风展红旗如画”红色三明故事宣讲比赛,带领讲解员们组成“风展红旗如画”红色三明故事宣讲小分队。
“每次讲述家人为革命牺牲的往事,都唤起我对亲人的思念,我都是流着泪讲完的。但这段红色历史能够激励后人铭记先烈遗志、奋勇前行,这也是我宣讲的意义和一遍遍诉说的动力。”红军后代、清流县博物馆讲解员曾丽红说。
项目带动 助力脱贫
1月1日,宁化长征学院在三明市宁化县委党校正式揭牌。该学院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福建段)建设保护规划中的重点项目,也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宁化段)的支撑项目之一。目前,三明市宁化县已被列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福建段)重点建设区。
2020年以来,三明市积极配合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编制《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福建段)建设保护规划》,策划涉及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等五方面65个项目,总投资约110.95亿元,占福建规划重点项目库半数以上。
三明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罗振青介绍,近年来,三明坚持以项目带动为抓手,主动对接国家专项建设投资导向,争取专项资金,推进“红色+”融合发展,策划实施一批具有地标意义的红色旅游项目,将红色资源以更生动、更丰富的形态呈现给游客。
2020年,三明按照《三明市红色旅游发展实施方案(2016—2020年)》,积极推动宁化、清流、明溪、泰宁、建宁、永安等地长征文化公园项目建设。“通过发挥A级旅游景区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丰富红色旅游产品,做大做强三明红色旅游。”罗振清说。
位于永安市洪田镇马洪村的中央红军标语博物馆现存红军标语200多条,2020年通过了国家3A级旅游景区评审。“近年来,马洪村在保护红军标语及相关遗址的基础上,对当地红色文化进行了包装与开发,打造‘小伢仔’等IP形象,推出研学课程和‘吃红军餐、穿红军装、走长征路’等活动。从2019年7月至今,马洪村引进文化公司,组织各类研学课程,带动当地20多位村民就业。”洪田镇副镇长黄瑞花说。
近年来,通过项目带动,把红色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三明苏区脱贫攻坚的步子迈得更加坚实有力。据了解,“十三五”期间,三明市红色旅游景区点共接待游客145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9.4亿元。红色旅游景区直接吸纳就业人员4500余人,带动7000余村民增收。目前,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建宁、明溪、宁化、清流、泰宁等5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
创新营销 做强品牌
“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2020年9月,三明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和宁化县委共同推出原创情景音乐剧《风展红旗如画》。该剧是三明做实做足“红色三明文章”、打响“风展红旗如画”红色品牌的一次创新营销性举措。
三明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廖荣华说,三明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我们要不断创新营销举措,通过成立三明红色旅游推广联盟、推出一批精品线路,联合开展对外营销推介等方式,不断做实“红色三明”这篇文章,打响三明红色旅游品牌。
为了进一步挖掘三明红色资源“富矿”,2020年9月,“三明红色旅游推广联盟”在永安市成立。该联盟整合永安、明溪、清流、宁化四地文化和旅游资源,涵盖17个A级景区、195处革命遗址、10个中央红军村,串联红色旅游、客家风情、温泉康养、乡村旅游等特色线路,旨在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有力对接省内外重点客源市场。
近年来,三明还在“中国绿都·最氧三明四季行”主题营销推广活动中,植入三明红色基因,使红色文化成为三明响亮的城市名片;以“风展红旗如画”为主题形象,推出了“中央苏区·长征起点·神圣宁化”等10条以长征文化为主题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此外,三明还依托闽东北、闽西南经济协作区,闽粤赣三省十三市旅游局长联席会议以及大武夷(南平三明)旅游联盟等平台,“捆绑”营销、推介红色旅游资源,串联重点红色旅游景区、推出红色旅游线路。
如今,在三明这片红色土地上,红色基因正代代相传,“风展红旗如画”的红色旅游品牌不断做大做强,谱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