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05日
第05版:旅游报05版

行业聚焦:

1.景区破产重整

2020年6月,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人民法院发布的“(2020)冀0623破申1号民事裁定书”显示,国家5A级景区——野三坡景区的运营方河北野三坡旅游投资有限公司金融负债超过7亿元,到期应支付金融租赁借款、短期借款、应付工程款等2亿多元,共累计超过9亿多元。野三坡旅投负债率约68.9%。河北省涞水县人民法院发布民事裁定书,野三坡运营方野三坡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被申请破产重整。

2020年5月,4A级景区河北狼牙山景区运营方中凯集团资金链断裂的消息,引发业界关注;另外,2020年5月,河南栾川县人民法院公告显示, 河南栾川养子沟旅游休闲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养子沟旅游公司)申请破产。

短评:景区破产对行业有三点启示:一是景区建设开发应具有“底线”思维。项目建设与运营的合法合规性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各类投资经营项目不能突破建设用地开发边界、不能侵占永久基本农田、不能违反生态保护红线要求,各项审批手续齐全、产权和经营合作关系清晰,有效规避外部风险。二是景区项目投资应进行科学的投入产出分析和风险管理评估,要对现实基础、市场前景、成本价值、潜在风险等方面进行调研论证和科学研判,避免同质化、低水平、盲目性投资所产生的风险。三是景区应更加注重“软投入”,如人力资源开发、服务管理升级、智慧景区建设、产品创新等方面的投入,不断为景区注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2.旅游景区扶贫

开发运营好一个景区,带活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在贵州丹寨万达小镇,在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皇都侗文化村,以民族和民俗文化体验为核心吸引物,通过文化旅游发展,带动乡村住宿、餐饮、购物、演艺、农业等相关产业发展,为当地贫困人口提供了大量就业和发展机会,带动贫困人口脱贫。

另外,海南省三亚市大小洞天景区,探索“扶贫农产品展销中心”模式,借助景区的庞大客流量,为贫困户的农产品提供销售平台,通过带动贫困户所赖以生存的种植业、养殖业等相关产业发展和产品销售,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增收;新疆阿勒泰地区喀纳斯景区指导贫困户通过直播形式销售自有农副产品,实现脱贫。

短评:旅游景区扶贫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造血式”扶贫,通过旅游景区发展,带动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公共交通、城乡环境的改善和相关产业发展,增强贫困地区的自主发展能力。二是“扶智式”扶贫,一方面,贫困人口通过在景区的直接和间接就业不断提升个人发展能力,另一方面,游客将鲜活的资讯、信息、观念带入当地,在主客双方的持续接触中,贫困人口的精神面貌、发展信心、认知能力和专业技能持续提高,从而提升个人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大众式”扶贫,景区既可以提供各种就业岗位,也可以借助旅游发展带动手工业、畜牧业、种植业等关联产业的发展,能够提供更加广泛的就业岗位。

3.文化和旅游项目投资热

从多个省市公布的2020年全年文化和旅游项目投资计划看,整体投资数量多、投资规模大。其中,广东文化和旅游项目计划投资金额高达4352亿元,领先于其他省市。根据执惠旅游梳理的数据显示,2020年文化和旅游项目已签约金额排名前三的省市分别是江苏、四川、贵州,签约金额分别为1075.8亿元、881.01亿元、672.5亿元,其中,康养、特色小镇成投资热门。

短评:发展旅游业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地方政府将文化和旅游产业视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随着文旅融合趋势进一步增强,产业投资增长持续走热。在资本、创意和科技的驱动下,旅游新产品新业态的迭代更新必然加快。

从旅游产品供给角度看,休闲度假、康养、亲子和乡村旅游发展还不充分,在供给侧的优化和调整下,还有很大的发展机会。品质消费的升级对资金要求更高,但现在旅游投资回报期较长,投融资渠道和投资模式都需要不断探索。从市场观察看,项目创新不够,需要警惕同质化现象。

4.国家公园元年

2020年,也被称为“中国国家公园元年”。三江源国家公园是我国第一个得到批复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面积12.31万平方公里,也是目前试点国家公园中最大的一个。三江源保护区域的水源地贡献了黄河总水量的一半、长江的四分之一、澜沧江的15%,被称为“中华水塔”。

短评:国家公园突出公益性、可持续性、全民共享。作为全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青海三江源最突出的贡献是创新了管理体制,将“九龙治水”的传统治理体系,改革为国家公园一块牌子管到底的新格局。创新推行生态管护岗位“一户一岗”制度,全面覆盖公园区域内所有牧户,1.7万多名生态管护员持证上岗,在最大限度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推动牧区蓬勃发展,让牧民从生态利用者转变为生态保护者,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特色生态保护新格局,这也是国家公园试点的底色与情怀。

本版文字由曹燕整理

2021-01-05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53543.html 1 行业聚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