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9日
第04版:旅游报04版

北京银山塔林观览记

银山塔林

□ 刚星莎

银山塔林坐落在北京昌平区东北部的崇山峻岭之中,距北京市区50公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文物景点。银山塔林虽然名气不大,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优美的风景,是一处旅游胜地。

塔林由来

银山塔林的“银山”,得名于这里冬季“冰雪厚积,色白如银”;又因“麓有石崖,皆成黑色”被称为“铁壁银山”。唐元和年间,高僧邓隐峰曾在此讲经说法,并创建华严寺。

邓隐峰是唐代佛教禅宗的高僧。菩提达摩将禅宗传入中国后,再传给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为得五祖弘忍衣钵,其弟子慧能和神秀展开论辩,传下了两首著名的偈语。神秀说: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慧能说: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最后,五祖弘忍将衣钵传给慧能,慧能成为禅宗六祖。从此,禅宗分为南派的慧能和北派的神秀两个宗派,称“南能北秀”。

六祖慧能的再传弟子马祖是禅宗历史上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他创立的洪州宗后演化成临济宗,是禅宗南宗五个主要流派之一,在国内和日本影响深远。近代学术大师胡适称马祖为“中国最伟大的禅师”,甚至认为真正的中国禅宗不在慧能,而在马祖。邓隐峰是马祖的弟子。他“冬居衡岳,夏止清凉”,即冬天在湖南衡山修行讲经,夏天在清凉山(今山西五台山)修行讲经。其修行与行事很有自己的风格和理念。据说他圆寂时是“倒立而化”,临终前曾留下一首偈子:

独弦琴子为君弹,松柏长青不怯寒。

金矿相和性自别,任向君前试取看。

现五台山有隐峰塔,据说就是邓隐峰圆寂后,弟子为藏其舍利而建。

邓隐峰曾在银山塔林处建寺讲经。他所创建的华严寺现已不存。在银山塔林的山上,还有他的说法台遗址,是一块巨大的岩石,石上刻有一个“佛”字,石前平地上还存有柱础石等建筑遗迹。台旁有棵松树,弯弯曲曲犹如衣架,据传邓隐峰常挂衣于此,故有“隐峰挂衣处”之说。据明代《帝京景物略》载:

峰下石岩,隐峰晏坐处。岩下石如台,隐峰说法台。

银山塔林现存金大定六年(1166年)所立《重建大延圣寺记》碑中有《隐峰十咏》,其中《说法台》一诗写道:

松下石台妙,山僧转法轮。

虽然长苔藓,终不惹尘埃。

自有云为盖,宁无草作茵?

当年谛听者,悟道是何人。

明人唐顺之有《银山寺说法台》诗:

秋山面面翠屏回,孤石支撑说法台。

想见高僧开口处,诸峰曾与点头来。

邓隐峰创建的华严寺,有佛殿僧舍70多间,为古幽州最大的寺庙之一。早在唐朝时,银山塔林已成为著名的佛教道场,与江苏镇江的金山寺并称“南金北银”。

辽寿昌年间,在银山塔林的华严寺处创建了宝岩寺。金天会三年(1125年),云门宗名僧海慧禅师在此重建庙宇,名大延圣寺。其后,寺庙内相继建起埋葬金代名僧舍利的密檐式砖塔5座,初步形成了一个与寺院建筑融为一体的塔林区域。如今寺院已毁,但金代的5座砖塔仍然存在,其中最高的高22.8米、最低的高14米,构造基本一致,分别由须弥座式塔基,雕刻有门窗、佛像的塔身,层层密檐和塔刹等部分组成。其轮廓挺拔秀丽,砖雕精美细腻,是研究古代建筑美学及佛教文化的绝好资料,与遗址中的两座元塔一道,成为银山塔林的标志。

元明以来,银山一带的寺院建筑不断增加和扩建。明宣德四年(1429年),司设监太监吴亮出资重修大延圣寺,正统二年(1437年)二月告成,明英宗钦赐寺额“法华禅寺”,大延圣寺改称为法华禅寺。

顺便说一下,这位太监吴亮曾历经几代皇帝,十分崇佛。除了捐资修建大延圣寺即法华禅寺外,他还捐资修建了门头沟的崇化寺。宣德年间,吴亮来到门头沟崇化寺,见其风景清幽,但寺院建筑已毁,一片荒芜景象,便约集信徒重修庙宇、再塑金身,以为年老归养之所。重修工程始于宣德九年(1434年),完成于正统二年(1437年),明英宗赐名“崇化禅寺”。该寺后毁于地震,现只存遗址。

法华禅寺有殿五座,山门、禅堂、方丈、斋厨等大小建筑完整齐配,是银山一带最主要的寺庙。在它周围还有许多小寺,时称“七十二庵”,均由其管辖。当时,银山附近几乎处处有寺院,遍地有佛塔。这些佛塔高矮不一,造型各异,分布在山坡沟谷和丛林之中,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塔林区,民间有“卢沟桥狮子数不清,银山佛塔数不尽”的说法。现在,银山塔林景区内共有19座年代不同的佛塔。

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法华禅寺两度重修。此后该寺屡遭兵燹,加之年深岁久,风雨摧残,寺院建筑残坏严重。抗日战争时期,银山一带大大小小的寺庙遭到彻底毁弃。

碑刻胜迹

在银山塔林,有一些古人留下来的碑,记载了许多历史信息。这里仅举两例。

一是《敕赐法华寺记》碑。该碑于明正统二年(1437年)由大学士杨溥撰写,记载了司设监太监吴亮捐资修建法华寺、明英宗颁敕匾额的过程。碑上刻有“施财协力信官”即捐资人名单,其中就有在历史上恶名昭著的太监王振、曹吉祥。

王振(?—1449年),蔚州(今河北蔚县)人。他本为落第秀才,略通经书,后为教官,中举人,传闻又自阉入宫。他善察人意,受明宣宗喜爱,被授为东宫局郎,服侍太子朱祁镇,被称为“王伴伴”。宣德十年(1435年),英宗即位,升王振为司礼监掌印太监。一开始,因英宗祖母张太皇太后及内阁老臣等齐心辅政,王振还不能干预政事。正统七年(1442年),张太皇太后死,老臣亦相继离去,王振于是开始干预朝政、勾结官僚、擅作威福,专权了8年。英宗称其为“先生”,公卿大臣称其为“翁父”,争相攀附。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大举入侵,王振力劝英宗亲征,途中又邀英宗幸其蔚州宅第,以致耽误行程,行至土木堡时,瓦剌兵追至,明军全军覆没,英宗被俘,王振也被杀死,史称“土木之变”。现北京东城区的智化寺,就是王振为自己修建私宅时所修的家庙。

曹吉祥(?—1461年),永平滦州(今河北滦州)人,曾隶属王振门下。“土木之变”后,英宗之弟朱祁钰继位,是为明代宗。景泰元年(1450年),英宗被释返京,居皇城南宫,称太上皇。此时,曹吉祥已累官升至司设监太监。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明代宗病重,大将石亨、翰林侍讲徐有贞与曹吉祥商议,欲废掉代宗,重立英宗,于是决定利用曹吉祥出入宫中之便,由他与英宗联系。正月十六三更时,徐有贞提前进入朝房,石亨等率家兵1000多人潜入长安门,由曹吉祥做内应,直接进入南宫,英宗在其护卫下,乘上轿子便朝皇宫奔去。天亮时,曹吉祥敲响钟鼓,打开殿门,等待早朝的大臣们没想到端坐于朝堂之上的竟是英宗,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只听徐有贞说:“太上皇复位了,你们还不拜见?”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夺门之变”。因为策划参与“南宫复辟”有功,曹吉祥获赐大量庄田,并得以协理京营军务,权势颇大,与石亨并称“曹石”。天顺五年(1461年),曹吉祥的嗣子曹钦举兵叛乱,曹吉祥被英宗设计逮捕,磔刑处死。

二是明代高官的游记碑。在银山塔林有两块碑,记载的是明代大臣刘应节和杨兆游银山塔林时写下的诗句。

刘应节(1517年—1591年),字子和,潍县(今山东潍坊)人。官至工部尚书、刑部尚书,是当时张居正内阁的重要成员。嘉靖、隆庆时期的明王朝,北方受到蒙古部落的威胁,如何加强北方防御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隆庆元年(1567年)秋,抗倭名将戚继光从南方抗倭战场调任蓟镇总兵,负责京城的军事防御。隆庆四年(1570年)秋,刘应节总督蓟、辽、保定等处军务。二人同心协力,训军有方,屡次击退蒙古俺答部落进犯之敌,保边境平安。刘应节于万历四年(1576年)回乡,其后出资修建麓台书院,并亲自讲学,万历十九年(1591年)去世,享年74岁。万历皇帝遣使凭吊,并追赠他为太子少保。

杨兆(生卒年不详),字梦镜,肤施(今陕西延安)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中进士,万历元年(1573年)接替刘应节总督蓟、辽、保定等处军务。因戍边多次晋功,被提升为工部尚书、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后因左督军独揽兵权,被迫吞金而亡。杨兆死后,皇帝将左督军斩首示众,同时令宫中总管用万两黄金铸成杨兆金身,送回延安府,仿南京明陵,在五家坡村修建杨兆陵园,并在碑石上亲题“三朝柱石”“一品江山”。陵园建成后,五家坡村改名为杨家陵。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此地为中共中央办公和居住地,改称杨家岭。现在杨家岭还有一块石碑,标示着此处曾葬过杨兆。

刘应节与杨兆同游银山塔林,赋诗《同杨中丞登银山铁壁》,刻于石上。其中写道:

白马金牛去不回,银山铁壁自崔嵬。

昙云历历中峰顶,香雨霏霏说法台。

杨兆也写了一首《和大司马刘公韵》,刻于石上。其中写道:

水净月盂眠桂影,夜凉云衲动秋风。

悬知舍利藏幽谷,早晚玄光上太空。

风景如画

银山塔林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其自然景观优美雄奇,方圆百里是连绵起伏的大山,群峰挺拔、山势险峻、巨石累累、松林遍布,巍峨的银山三峰高高耸立在群峰之中。每逢隆冬,山中瑞雪纷飞,银装素裹,岩壁色黑如铁,这“银山铁壁”,为明清时期“燕平八景”之一。

银山塔林自古就美不胜收。在明代,这里属十三陵皇陵禁地范围,不允许砍树、砍柴,所以植被十分茂密。《帝京景物略》记载此处风景:

松不胜其柯而偃,柏拂地而已枝,橡子落而无人收,榆柳条繁而禁老秋。壁生树顶,泉流叶间。

《重建大延圣寺记》碑中有《隐峰十咏》,赞美了银山塔林的白银峰、佛顶峰、古佛岩、说法台、佛觉塔、懿行塔、雪堂、云堂、茶亭、濛泉等10处美景。其中《佛顶峰》一诗写道:

巍巍佛顶峰,妙笔莫能画。

傍列千万层,比之无不下。

银山中有三座高峰,其中中峰最高,海拔726.81米,即诗中的“佛顶峰”。

银山塔林山秀、树美、塔多。银山虽然说不上高耸入云,但也是险峻无比。沿山路拾级而上,苍松翠柏,群山环绕。大片大片的橡树、梨树、枣树、栗树、核桃树,挤满了峰峰岭岭,把山川遮盖得严严实实。这里生态良好,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高,银山顶峰风光无限,带给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无限快意。

银山塔林自然环境清静幽雅,堪称“绿色大氧吧”,是久居都市的人们登山健身、健康休闲的好去处。

本版插画 花生

2020-12-29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53352.html 1 北京银山塔林观览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