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1日
第03版:旅游报03版

解析旅游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干江样本”

□ 崔凤军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50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十四五”期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可以说,促进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题中之意,也是我们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旅游业是典型的富民产业。浙江近几年的实践表明,借助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全域旅游,全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依托丰富的乡村乡愁资源,建立起相对完整的文化和旅游产业体系,不仅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能够促进人民共同富裕。

干江镇位于浙江省玉环市楚门半岛最南端,东濒东海,西临漩门湾。近年来,该镇根据玉环市全域旅游发展要求,将建设“滨海景观带”作为目标,不断加大项目开发和市场营销,调动全体村民的积极性,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取得了富民、兴镇、旺市的良好成效,尤其是让村民参与旅游项目开发,变村民为“股民”、变资源为资产、变村庄为景区,其做法被业界称为“干江样本”。

目前,全镇范围内拥有国家级传统村落2个(炮台村、白马岙村)、省级历史文化村落2个(上栈头村、炮台村),成功创建了1个3A级景区(白马岙黄金沙滩)、2个3A级景区村庄(上栈头村、炮台村)、3个2A级景区村庄(下栈头村、双兴村、盐盘村)。建成了垟坑荷塘主题乐园、滨海玻璃吊桥、高空玻璃漂流、海边摩天轮、观光小火车、老爸果园等游乐、体验类项目。

由于干江位置偏远,传统旅游资源禀赋不高,在开发初期很难吸引外来投资。干江镇不等不靠,充分发挥山海资源优势,张扬“古村”“石屋”以及最完整的海岸线等特色,通过深化改革,创新融资模式,调动村民参与旅游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他们通过村集体和村民按照比例占股的形式建立起股份联结机制,实现了村民与村集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上下同心,共同致富。例如,上栈头村采取村集体和村民分别占股51%和49%的众筹方式,投资600万元建设了玻璃吊桥项目,开业一年就实现了1000万元的营业额,开业三个月就进行了第一次分红,上栈头村共980位村民获得了98万元的分红,入股村民尝到了甜头,这让更多村民看到了前景,纷纷要求加入。在村民的主动要求下,总投资达4500万元的滨海观光小火车、玻璃漂流项目继续按照上述模式进行融资,满足了更多村民成为股民的期盼。之后,高山花草、呐喊平台、悬崖秋千等多业态项目逐一落地,11栋原生态的石屋规划成为党建培训、文创中心。在上栈头村的带动下,炮台、垟坑、白马岙等村也采用了股份“众筹”利益联结的模式,并衍生出“工商资本投资,村集体每年3%分红合作制”“多村联建、股份均分”等共享共建模式,成为乡村旅游创业创新机制的“探路者”。

农民入股旅游开发,实现共同致富,让当地村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享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红利,也使旅游环境得到优化。以往,社会资本“单兵突进”,村民作为“利益相关者”,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资本与村民“争利益”的现象。而村民一旦成为“旁观者”甚至是“对手”,那么,当地的旅游环境就会变得十分糟糕。上栈头村全民变股东的模式,则大大优化了旅游环境。上栈头村的村民对外来游客十分热情、客气。他们无论是摆摊设点售卖日用品、小吃还是土特产,都把游客作为“上帝”,他们不想因为自己的一点小利益破坏了旅游形象。笔者去考察时问路,村民十分热情地把我们带到景区。路边的小吃不仅货真价实,不好吃还给退货。听当地的领导讲,旅游项目在用地、拆迁、迁坟、移树、建设等过程中得到了村民极大的配合,项目进展非常迅速,这让我们感叹村民的素质之高。事实上,正是因为村民真正成为项目的主人,他们与项目结成了“利益共同体”,才促使旅游开发得以迅速展开。

在引导全民参与的过程中,党的领导不可替代。干江镇党委专门成立了“乡村振兴办公室”,分片区指导各地开展乡村旅游。他们以干江滨海景观带为轴线,串联起上栈头村、炮台村、白马岙村等九个村作为滨海片区,申报农村综合改革集成建设示范区,建设党群服务群落,突出“头雁引领”,将旅游项目纳入村支书责任清单,经常召开片区党建例会,互相启发、比翼齐飞,顶层设计、差异化开发,变村庄为课堂,提升了村支书的工作水平,拓展了开发视野,得到了广大村民的拥护。他们制定了党员联系村民1+10制度,片区内293名党员结对联系3000余户农户,带动8000余人次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群众动员工作为项目落地和经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遇到难以统一思想的情况时,镇党委领导还要亲自出马做动员。

除了党的领导、村民全员参与外,干江镇乡村旅游开发之所以取得成功,还得益于他们选对了旅游项目和经营方式,避免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投资浪费。根据特殊的地理和资源环境,他们果断选择了旅游业;充分挖掘市场潜能,定位于年轻人市场,选择了市场前景好的项目,例如总投资850万元的时光隧道项目今年国庆节开放,几个月时间游客接待量就达到了8万人次;考虑到村民入股容易经营难的现实,他们成立了专门的旅游公司,实行专业化运营,村民作为股民不参与运营。

从干江的实践看来,股份众筹利益联结机制不仅丰富了农村旅游项目投融资的方式,还实现了闲置资源(闲置土地、房屋、山林等资源折成股份)的资产性收益;通过集体与个体的利益联结最大化,有效地推进项目建设的效率和环境的优化;更为重要的是,探索出了村集体与村民共同富裕的路径。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学院)

2020-12-21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53071.html 1 解析旅游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干江样本”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