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教育部主任果美侠:今年我们发布了一套《我要去故宫》儿童科普图书,并陆续推出公益视频课程,作为紫禁城建成600年献给孩子们的礼物,还推出了3场季节性直播和1场主题性“雨中”直播,满足了观众的精神需求,获得了较高关注度。宣教部大部分是年轻人,团队整体非常有活力。在大家印象中,博物馆工作可能相对单一、枯燥,但事实上我们每天都在学习新内容,每做完一项工作都有新进步。大家在相互鼓励中与故宫共同成长,并在此过程中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资料信息部应用研究组组长黄墨樵:今年,我们线上举办了“积跬步 以至千里——数字故宫线上分享会”,展示了故宫“数字文物”生产的全过程,以及在学术研究和传播展示方面的深度应用。我们还在分享会上发布了“一站式”获取线上故宫数字文化资源的“数字故宫”小程序,为广大观众线上了解故宫文化提供全新途径和便捷方式。未来5年,我们将着重打造以“一网、一库、一平台”为核心的“数字故宫”体系,为“平安故宫”“学术故宫”“活力故宫”建设提供数字技术支撑和数字内容服务。
文保科技部漆器修复师闵俊嵘:作为文保科技部的工作人员,我们有近距离接触文物的机会,在视觉上能够更清晰地看到文物的色彩变化、肌理质感、塑造方法等细节,同时也会关注其造型与装饰艺术风格,对古人制作器物之初的设计理念与表现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深入思考如何做好修复工作,并与古人的造物风格保持统一。对待这份工作需要怀着敬畏之心,我们经常因古代造物匠人艺术家的奇思妙想和精湛技艺而感到“惊艳”,能够有机会研究、修复古代的经典艺术品,是一种莫大的荣幸。
开放管理处午门区域管理科副科长张兴:开放管理处主要负责故宫的安全工作,每天接触的游客较多,需要处理各类突发状况,比如向走失、受伤、寻物的游客给予帮助。同时,我们还会及时提醒观众避免不文明旅游行为,比如引导其避免触摸裸展文物、不在室内使用闪光灯拍照等。我们会进行口头提醒,并在重要地点设置提示牌,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为观众提供理想的参观环境。故宫代表着首都北京的形象,开放管理部门作为故宫服务游客的窗口,要努力给游客留下美好记忆,我们辛苦些没关系,游客的满意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
(采写:实习记者 唐伯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