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0日
第08版:旅游报08版

青岛莱西:党建共同体助力乡村振兴

□ 本报记者 肖相波

近日,在山东省莱西市沽河街道,一家融合一二三产业的特色农业田园综合体——“山后人家”生意十分火爆,休闲采摘、农事体验、亲子研学等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如今,该田园综合体年接待游客达15万人次,先后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国家级全国休闲农庄、山东省农业旅游示范点。

近年来,在农业大市山东省青岛莱西市,田园综合体强化党建引领,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促进了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2018年3月,沽河街道联合周边基础条件好、辐射较广的社区党委、合作社和农村党支部,成立了山后人家田园综合体党委,构建了“街道党工委——综合体党委——党支部”三级运行体系,将原本分散的党组织联结为紧密的党建共同体。

共同体的形成密切了各层级党组织的联系,也加强了村与村、企业与企业、村民之间的交流。例如在流转土地问题上,随着沟通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居民意识到规模化经营、品牌化发展带来的合力,很自然地想要参与其中,将自家的土地流转出去,享受红利。

实践证明,山后人家田园综合体党委的成立,推动了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共流转土地2000余亩,创建出“山后”韭菜、“前我乐”葡萄等10余个农产品品牌;加速了旅游资源整合,形成了以山后人家为核心的神岭、花岭等精品休闲旅游线路。

综合体党委整合各类资源,深挖大沽河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搭建乡村文化惠民平台,先后组织开展了“番茄王国”山后人家旅游文化节、“寻味沽河”旅游文化节等系列活动,吸引人民画院青岛分院、文化和旅游部文化艺术人才培训基地山东工作站等5个国家级书画基地落户。

为了让农产品升值,田园综合体党委还统筹区域发展,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在沽河花岭、山后人家等农创园农作物种植区域规划出采摘区、观光区、产品深加工区等模块,将单一的农业种植并入二三产业协同发展,在大沽河沿线形成了“好吃”的优质农业、“好看”的景观农业和“好玩”的休闲农业。

人才是乡村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人才引入,沽河街道山后人家田园综合体党委从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农科院等科研院校聘来专家,首创“电击法”、撒施草木灰等物理方法解决有机农产品种植中遇到的诸多问题。

同时,田园综合体党委还建立了乡土人才孵化园,通过政策倾斜、党员示范等多种方法解难题、搭平台,培养了民俗表演、种植养殖技术、市场营销、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方面的人才200余人。山后人家田园综合体创业园负责人张庆涛就是其中的一员。他说:“山后韭菜基地让我找到了创业的舞台。我将发挥带头作用,带领更多的群众创业。”如今,张庆涛创办的山后人家田园综合体已经成为青岛市乡村旅游的新亮点。

莱西市委书记庄增大表示,近年来,莱西市认真落实“一统领三融合”要求,以镇为着力点、以村为操作点,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组织、宣传、凝聚和服务功能,利用组织的力量、市场化的手段,把农村分散的资源整合起来,有效对接市场,吸引资本、技术下乡,着力实现土地规模化、组织企业化、技术现代化、服务专业化、经营市场化,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莱西力量。

2020-12-10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52789.html 1 青岛莱西:党建共同体助力乡村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