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金枝 本报记者 吴健芳
“映入眼帘的这块丹崖就像一艘扬起船帆、乘风破浪、逆水而上的大帆船,传说是八仙引渡上清溪时遗落下来的,我们称之为‘仙帆迎客’,欢迎远方朋友的到来。”11月28日下午2点多,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上清溪景区,几天前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黄盛腾,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在满载游客的竹排上,他一边抡着竹竿,一边充满激情地为游客讲解。
1969年出生的黄盛腾脸庞黝黑、手臂粗壮,是土生土长的泰宁县长兴村人。2000年,他进入泰宁旅游有限公司上清溪景区成为一名排工,一干就是20年。黄盛腾将“笑迎天下客,奉献山水情”作为服务信条,以过硬的撑排技术、认真细致的讲解,赢得无数游客点赞。
上清溪漂流全长16.5公里,落差100米,有“九十九曲、八十八滩、七十七弯”之说。黄盛腾撑排时的一招一式却行云流水,即使穿行在最狭窄的岩壁缝隙中,竹排也十分平稳。
“撑竹排是有技巧的。无论水位深浅,抡动竹竿时必须保证竹排的排身是直的,不能到处‘碰壁’。”安全撑排20年,黄盛腾从未被游客投诉过。2008年,他被泰宁县旅游部门评为“状元级排工”。
除了掌握娴熟的撑排技术,排工还要给游客做好讲解。只有高中学历的黄盛腾,通过参加培训、业余自学不断掌握相关知识,并让讲解尽量生动有趣。随着泰宁旅游业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到上清溪漂流。“有的外国游客虽然带了翻译,但是我没法和他们直接互动。”于是,黄盛腾开始学习英语,他先找女儿“取经”,把单词抄在本子上,每天练习发音,还上网听音频纠正发音。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黄盛腾的讲解得到了公司、游客和同行的一致好评。他于2016年荣获“三明市劳动模范”称号、2018年荣获“福建省劳动模范”称号。
由于撑排技术强、讲解服务好,黄盛腾经常被“点名”撑排。在接待中,他都会不失时机向客人介绍泰宁的风土人情。黄盛腾还参加了福建省基层理论宣讲员宣讲大赛,并作为省委宣传部“乡村讲师团人才库”成员,多次参加巡回宣讲活动,尽心尽力讲好泰宁山水故事。
2018年,为了提升景区排工技能,上清溪景区创建了泰宁旅游行业首家劳模工作室,由业务能力强的黄盛腾领衔进行传帮带。黄盛腾成了景区新招入排工的第一位老师,景区现有170多名排工,一半以上都是他的徒弟。冯先忠刚开始撑排时,竹排团团乱转,讲解也比较枯燥,在黄盛腾帮助下,冯先忠的撑排技术和讲解越来越好,如今在很多重要接待中挑起了大梁。
2019年,在长兴村村民推荐下,黄盛腾担任村里的文书。为做好脱贫工作,黄盛腾主动挑起重担,帮助村民通过种植烟叶等增加收入,截至2019年底,长兴村1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他对我家很关照,耐心教我种烟叶、制种,现在家里脱了贫,每年收入有7万多元,3个小孩念书的花销不愁了。”村民刘维勇说。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村里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黄盛腾第一时间申请加入。他发挥自己给游客做讲解工作的特长,劝导村民少出门、配合做好防疫;平时对自己“很抠门”的他,从微薄的收入中拿出2000元,作为特殊党费交给组织,用于疫情防控。“全国上下都在齐心抗疫,我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劳模,更应该起带动作用,尽一份绵薄之力。”黄盛腾说。
11月28日下午4点多,竹排平稳停靠码头。黄盛腾将竹排客座上的救生衣一一摆放整齐,为第二天撑排做好准备。“能够取得这么高的荣誉,都是旅游这份工作成就了我。每天撑排和不同游客交流,我感觉很快乐。”对于未来,黄盛腾充满期待:“我会一如既往,尽心尽力做好工作,带游客欣赏泰宁山水,让他们玩得尽兴、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