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肖相波
在青岛沿海公路上,一辆辆观光巴士载着市民、游客来往穿梭,红色的车身、复古的造型颇引人注意。
“巴士外观很有民国风,一路经过了青岛的很多知名景点,车上还有工作人员对景点进行免费讲解。整个旅程舒适便捷,可以让人好好欣赏沿途的风景。”到青岛游玩的成都游客李晓华说。
青岛城运控股公交文化旅游集团副总经理陈涛介绍,目前,青岛投入运营的复古观光巴士共有18部,每天从青岛火车站出发,沿线经过栈桥、海水浴场、五四广场、青岛奥帆中心、海昌极地海洋世界、崂山风景区等知名景点,将老城韵味、现代都市与海滨风景串联起来,为游客出行提供便捷、舒适服务的同时,也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
复古观光巴士外观设计风格独特,车厢内部宽敞舒适,还配备导乘人员向乘客介绍沿途景点……自2017年投入运营以来,复古观光巴士成为外地游客快速遍览岛城特色风光的最佳选择。“这趟车可以到达青岛的多数景点,价格适中、比较便捷,一路享受着沿岸风光,有满满的幸福感。”旅游达人孙女士在自己的旅行攻略中这样评价青岛的观光巴士。
作为国内外知名旅游城市,青岛市2019年游客接待量达1.09亿人次,旅游收入近2000亿元,占全市GDP的近20%。青岛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既得益于自身丰富优质的旅游资源,也离不开旅游公共交通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
近年来,随着青岛旅游业态不断丰富,除传统的山海休闲观光外,邮轮旅游、影视文化旅游、研学旅游、夜间旅游、会奖旅游、房车旅游等不断发展壮大,涌现出即墨古城、东方影都、海信科学探索中心等旅游新载体,各旅游载体之间的空间距离也逐渐被拉大,对城区与景区之间公共交通的可达性、便利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打通旅游“最后一公里”方面,青岛市进行了诸多探索,如旅游旺季,在常规公交线路之外推出“赏樱”“洗海澡”等旅游专线;在青岛国际啤酒节、田横祭海节等重大节会活动期间,灵活调运公交车辆资源,加强与地铁站、大型公交枢纽站的接驳等;优化相对聚集景区间的骑行通道等,加快打造“快旅慢游”的旅游交通体系。
青岛城运控股公交文化旅游集团副总经理徐宁表示,旅游与交通是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加快打通旅游“最后一公里”需要将公共交通资源通过大数据等智慧化技术合理延伸到更远的地方;需要积极培育市场主体,逐步建立起以骨干交通网络为主体,以景区专线、商务公交、响应式公交等作为补充的公交网络,从而满足游客个性化、多样化出游需求。
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朱铁一表示,下一步,青岛将进一步优化旅游景区景点之间的无缝衔接,构建依托民航、邮轮、游船、轻轨、城铁、快船、景区直通车、旅游巴士等陆海空交通工具统筹联动的大交通格局,全面提高游客在青岛旅游的通达性和便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