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文生
案例
案例一:入夜,客人李先生回到酒店房间。由于李先生是该酒店的VIP,客房里多了两项普通客人享受不到的待遇。一是茶几上多了一个水果盘,二是床上撒落着许多花瓣,床中央有两个用浴巾折成的小动物,还有一个装有各种甜点和盒装饮料的托盘。
看见水果盘,李先生先是感到惊喜,随后在细看了果盘内容后,不由得眉头紧蹙。桔子已经剥好皮,一瓣叠着一瓣码放;香蕉已经去皮,截成一段一段的,摆成花的形式,周边摆放着牙签。虽然果盘罩上了保鲜膜,但是这些过度“加工”的水果,让李先生感觉不太卫生,没了吃水果的欲望。
再看向床铺,李先生无奈地摇头,嘟囔着:“这让我怎么上床睡觉啊?”李先生拿走小动物和托盘,再掀起被子,将被面上的花瓣抖落一地,然后又重新整理了一番被褥。
案例二:某酒店客人张先生明天下午就要离店回家了。洗完澡后,张先生把换下来的内衣卷成一团,搁在行李架上,准备明天收入行李箱带回家去。
让他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上午开完会,回到房间整理行李箱时,却找不到卷成一团的内衣卷了。
随后,张先生在床头柜上发现了一张留言条,才知道脏了的内衣被整理房间的服务员拿去洗了,晾在屋顶,中午就可以收回。
对于服务员的过分殷勤,张先生并不领情,他担心自己的内衣裤是不是与别的衣服放在一起洗了,洗得是否干净?他决定衣服带回家后再重洗一遍。
点评
“主动、热情、耐心、周到”是良好服务态度的表现。然而,过度的“主动、热情、耐心、周到”带来的却是相反的效果。
案例一中水果的处理不符合规范。正确的做法应是:送进客房的水果,如果客人没有要求对水果加工,应当原样装盘。制订这一规范的理由是因为不知道客人什么时候食用,何况还有的客人会担心过度加工后的水果不卫生。案例中,李先生对于服务员的“细致、周到”并不感动,也说明这一规范的科学性。
至于床上的“风景”,如果是为新婚夫妇布置,还算得体。因为婚房必须喜庆热闹,让新娘新郎再整理一番也没什么。但是,对于VIP客人来说,就有点过度了。从李先生看见床上的“热闹景象”无奈地摇头即可说明,过度服务并不能让客人感动。
案例二中张先生的担心属于人之常情。服务员只顾及服务的主动热情,却没有换位考虑客人的感受,做了“无用功”。客人非但不感动,还觉得这样的服务纯属多余。所以,遇到类似情况,还是先征求一下客人的意见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