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期间,黑山驻华大使达尔科·帕约维奇,突尼斯驻华大使馆一等秘书默罕默德·沙堤·布鲁特,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长孙若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李云鹏,莆田学院旅游系主任黄秀琳,莆田市图书馆副馆长张翔等嘉宾就妈祖文化和旅游国际传播路径进行深入探讨。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所长方勇主持对话。
主持人:请各位嘉宾就妈祖文化以及莆田文化和旅游资源谈谈个人感受?
孙若风:我是第一次到莆田,刚才参加妈祖祭祀大典,感觉很震撼。仪式中对妈祖的虔诚热爱让我深受感染。我由衷地体会到海洋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妈祖文化是海洋文化中的一颗明珠。
李云鹏:我是第一次来到莆田。从我对莆田旅游和湄洲岛旅游微信公众号信息查阅上看到,在旅游目的地各要素信息的整理、挖掘、分类以及展示的形式,我觉得还是很好的。后期可以进一步提升服务细节。
达尔科·帕约维奇: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莆田,来到湄洲岛之前,我对妈祖文化了解不多。但是来了之后,发现这里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妈祖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妈祖,的确很了不起,莆田文化和旅游产业大有可为,我们要继续加强对妈祖文化的宣传。
默罕默德·沙堤·布鲁特:关于莆田湄洲岛其实我并不是特别了解。在这几天里,我们参观了这里漂亮的庙宇、博物馆、公园,感觉非常好。在湄洲岛这个地方,可以看到非常多样化的东西,这里的基础设施非常好,食物很美味,我希望更多的朋友能够来到这里,我想让这个地方在世界上更有名。这里可以多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吸引到对这方面有兴趣的人来这里。
黄秀琳:我是土生土长的莆田人。近年来,我认为妈祖文化和旅游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妈祖文化这几年不仅局限于莆田,和当地文化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另外就是我们在打造文化和旅游项目时,所有人都齐心协力,这也正是妈祖文化的魅力所在。我们有三个方面需要提升:第一,吸引力还不够;第二,推力不足;第三,效力问题。
张翔: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现在的交通工具也越来越完善,祖庙建设也越来越好。如何做大妈祖文化,一个问题是莆田整体的旅游资源没有完整开发出来,缺乏一种能够让游客留下来的状态。妈祖文化品牌不应该局限在莆田,不应该局限在福建,而应该放眼全国和世界。
主持人:请嘉宾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就如何推动妈祖文化和旅游的国际传播提出建议和思路?
默罕默德·沙堤·布鲁特:我们作为外交使节来到了这里,当我们回到北京,我们也会作为推广莆田市及湄洲岛的大使。国际旅游传播至关重要,我们要继续加强这种国际宣传,要加强和国际媒体的沟通,可以和博主进行合作。大家一起来发现妈祖文化的深刻内涵,感受莆田人的热情好客,还可以建立姐妹城市,加强文化交流。另外,还需要出版不同语言的传播杂志。
达尔科·帕约维奇:第一,要向各大使馆推介妈祖文化;第二,大使馆会加强旅游组织间的合作配合,邀请一些欧洲的音乐大师、电影明星来到这里;第三,建立网络交流平台,建立合作机制,交流经验、心得,推广妈祖文化和旅游传播;第四,在世界上找一些和妈祖文化相似的地方,结成合作对子,一起做交流宣传工作。
李云鹏:第一,妈祖文化国际传播需要助力转化,在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上进行行之有效的转化;如果能够以旅游作为载体,把妈祖文化的经济价值通过旅游的活动转化出来,通过旅游进行国际文化传播,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第二,世界的文化是多元的,怎么把稀缺的注意力资源通过我们的接触、线下的活动或者是每年举办的各种妈祖祭祀活动建立起联系,转化就变成可能。妈祖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非常好的根基,重点应该在“一带一路”上进行传播,这也需要线上线下以及多平台多渠道的共同努力。
孙若风:传播妈祖文化,推动莆田文旅产业的发展,一是要继承中国审美传统,妈祖文化在传播过程中,能够让大家感受到崇高和神圣,在炎黄子孙的心理深处,能够激起大家积极热烈的反响,只有顺应这样的传统,才能感知这种文化个性;二是要加强创意,不仅表现在产品服务和内容上,也表现在活动组织和策划上;三是要充分利用科技创新的成果,推动妈祖文化和旅游的国际传播;四是要充分利用产业规律,充分发展市场,才能满足实惠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才有可能把产业做大做强。
主持人:请各位嘉宾用一句话来概括对推进妈祖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期望。
孙若风:用继承创新,让妈祖文化走向世界,走向生活,走向人的内心。
李云鹏:建议莆田能够对妈祖文化进行一体化传播,同时也注重高效率的转化,兼顾本地居民和游客的需要。
达尔科·帕约维奇:我会努力共同分享妈祖故事、妈祖文化、妈祖品牌,让更多人了解妈祖文化,了解妈祖故事。
默罕默德·沙堤·布鲁特:妈祖文化的确有深远的意义,也有巨大的旅游潜力。
张翔:我希望可以打好妈祖牌,做好东道主。
黄秀琳:妈祖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妈祖的精神体现了六个字:立德行善大爱,妈祖爱大家,大家也爱妈祖。我相信众人协力,妈祖文化旅游发展之路会越来越好,越走越稳。
组版 海峡旅游(福州)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