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8日
第04版:旅游报04版

享田园风光 品侨乡美味

走进开平市,人们总是会被眼前独具一格的碉楼所惊艳,为之感慨的不仅仅是中西合璧的建筑艺术,更是其身后那一段段远赴重洋、归家置田、抗匪防患、不懈奋斗、遥寄相思的历史与记忆,几经沉浮忆当年,那些沧桑岁月已然归于平静。

现如今,别致、挺拔的碉楼与传统、质朴的村落、竹林、果园、山水和稻田,共同构成优美的文化景观,生动地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而新的旅游篇章也早已拉开了帷幕。

开平碉楼作为江门的一个著名景区,适合旅游的季节为4月—6月,或者9月—10月。在这些时节来到开平碉楼附近旅游,将会看到一片美丽的田园风光,春光明媚,微风乍起,吹起了一层层“竹海”,绿色波涛中浮现出一两座或是一片灰色的碉楼或民居,而竹林旁边的池塘,则是泛起一阵阵的细小涟漪,鱼儿在水中嬉戏。

每年10月下旬到11月中旬金色的稻子成熟时,可以在自力村辽阔的田野中呐喊与狂奔,在高耸的碉楼脚下金黄的稻田里畅游;还可以沐浴秋日阳光,看蜻蜓飞舞,赏田园风光,品农家饭菜。

文人墨客们将开平市喻为“广东的后花园”,因为这里给繁忙的人们提供了另一种选择:远离浮躁,回归自然。很多懂得生活的人,都会选择周末来开平骑单车在稻田或是花海里漫游,吸一口清新的空气。

在开平,骑单车游碉楼是一年四季都适合的绿色活动,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开辟了为单车骑行设计的绿道,骑自行车游碉楼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游玩方式。沿着绿道,在竹林田间自由穿行,绕过一座座耸立的碉楼,清新的空气迎面吹来,感受置身绿色大氧吧的惬意。而绿道和石径边,还有村民摆起小摊,售卖手工艺品和自制蜜饯等,游客络绎不绝。

开平的民俗风情和风俗文化独具风格,自成一体。从开平八音锣鼓到民间曲艺,从水口泮村舞灯到全民赛龙舟,从钵仔糕到赤坎豆腐角都极具开平特色。独特的侨乡文化使纷至沓来的海内外游客流连忘返。

每一个地方的美食,都体现着当地的文化。看过《让子弹飞》的人都知道,开平是一座“鹅城”,有着出名的——马岗鹅,它比一般鹅丰满,用稻谷作为饲料喂养90多天,所以皮下脂肪少,肉质好,味鲜美。在“鹅城”,能品尝到用纯正的马岗鹅做成的各种菜式,如白切鹅、酱油鹅、鹅碎饭以及马岗濑粉等,让人欲罢不能。

说到美食,当然少不了出糍、牛栏丸、艾糍、咸鸡笼等当地风俗小吃,每样小吃背后都有一个典故来源。行山祭祖的拜祭品里,有一样必不可少的食物,便是“行山饼”。如今,已不仅仅在清明节前后才能吃到,它已摆在大街小巷的路边摊里,咬上一口,味觉得到了享受,它的味道亦是开平人共同的记忆。

在赤坎古镇品尝各种美味小吃,或是在自力村来一顿绿色田园餐,给肠胃来一次大清洗。这些小吃源于当地传统美食,经过代代传承,可能已减去许多繁复的工序,但其精髓却一直在流传,它是舌尖上永不消散的家乡余味。

游走开平碉楼,“建筑是凝固的历史”被完美展现,《让子弹飞》的旋律萦绕心头,华工歌谣让人忆起曾经那些不平凡的历史故事。村落、碉楼、洋庐、居民、花园、别墅,河流、山丘、田野、荷塘、竹林、文物古迹和古树名木琳琅满目,田园、小桥、流水、人家美景如画。

十多年来,借助“开平碉楼与村落”世界文化遗产品牌,开平旅游业塑造了“广东旅游看碉楼”的金字招牌。自力村、立园、马降龙组成“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申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已通过质量评审,随着旅游产品不断丰富,在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路上,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正全力以赴。

(乐婷婷)

2020-11-18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52165.html 1 享田园风光 品侨乡美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