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1日
第03版:旅游报03版

浏阳道官冲:从“空心村”到“非遗生态村”

道官冲古法造纸研学馆

□ 本报记者 高慧 文/摄

湖南浏阳市大围山脚下,一个只有57户村民居住的小小村落,聚集了长沙市级非遗项目浏阳手工造纸制作技艺、浏阳市级非遗项目浏阳夯土墙传统工艺和送春牛民俗,依托底蕴深厚的非遗项目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使曾经的“空心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非遗生态村”。今年国庆中秋假日期间,5000多名游客涌入这个非遗生长之地,与手艺人交流,体验非遗项目,吃客家人的饭菜,感受向往的生活……这个村子就是浏阳市张坊镇上洪村道官冲组。

村落里的非遗体验

一个晴朗的秋日清晨,记者从长沙市区驱车两小时来到道官冲。

依山而建的古老村落刚刚苏醒,炊烟袅袅,随风飘摇;百年的老夯土房子肌理清晰,泥土和稻草的纹路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敬畏自然是乡民们在千百年的繁衍生息里达成的共识,造纸术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这片山水竹林。

在道官冲,一代又一代手艺人以造纸为生。近年来,在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以及湖南沧海田非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帮助和推动下,村内新增四户人家回乡造纸。

村民黄隆信站在自家造纸作坊的纸槽旁,把药水倒入纸槽,然后搅匀,开始荡帘抄纸,一舀一端,一挑一送,纸浆中的竹纤维留在竹帘上,铺成均匀纤薄的一层。黄隆信再把纸帘覆在垫板上,轻轻一揭,竹纤维落在垫板上,便是一张纸的雏形。

“这道抄纸工序是造纸过程中最费力的,抄得轻了纸太薄,抄得重了纸又太厚,手法完全凭经验。”黄隆信向参观者介绍,在作坊里能够看到抄纸、分纸、焙纸等过程,抄纸之前,手工造纸还有砍竹麻、打格、捶麻丝、起湖等工序。

游客在道官冲不仅可以亲身体验一张纸的制作流程,还可以在道官冲古法造纸研学馆窥探一张纸的前世今生,了解国内手工纸的分布与发展,感悟文字载体的演变以及造纸术于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价值与意义。

目前的道官冲有了更多的非遗体验项目,比如浏阳小河乡木活字印刷,潘家谱师班的师傅们带着木活字印刷的字模和工具在研学馆展示,参观者不仅可以看到完整工序,还可以自己排版拓印一张成品。

在丰富文化体验项目的同时,道官冲也在进一步提升接待能力,非遗民宿——道官冲原宿7月试运营,8月正式运营,吸引了长沙、浏阳等地的客人前来看漫天繁星。

原宿民宿是一栋上世纪50年代建造的夯土房,共两层。民宿主人易成业在改造过程中保留了建筑的基本格局和样貌,并融入了非遗体验项目。今年国庆期间,原宿推出了特别活动,入住的客人可以体验木活字印刷术,观看原汁原味的道官冲送春牛民俗表演,还可以与村民一同酿制传统米酒、制作手工竹茶则、手绘油纸伞等。

“空心村”的复活

从山上俯瞰雨后的道官冲,氤氲的水雾中,秀美的村庄半掩面容。

此前,由于地理位置偏僻,许多村民搬出大山,道官冲逐渐成为一个被外界遗忘的“空心村”,曾经的手艺与民俗也日渐衰落。三年前,这里还是一副荒芜的光景。“因为大部分人都搬出去了,组上没有一条水泥路,小溪里杂草、垃圾成堆。”今年71岁的微网格长黄隆妙说。

如今的道官冲,房屋错落有致,道路阡陌相连,远看近观都如同一幅素雅的田园画卷。这样焕然一新的变化,离不开非遗保护志愿者李锋的帮助。

“李锋对我们很热情,做事也很实在,如今道路硬化了,水渠也畅通了,没想到三年时间村子会有这么大的变化。”黄隆信说。

2009年,央视年度法治人物、文化志愿者李锋首次与浏阳非遗结缘,2017年开始,便扎根这里,投身当地的非遗挖掘和保护工作。三年多时间,他往返道官冲和长沙300余趟。

在道官冲半山腰的一间房子里,晨光透过半开半掩的门窗,照亮了李锋的工作室,这里原来是村民停放拖拉机的地方。今年42岁的李锋,皮肤晒得黝黑,体格精瘦,鬓边已有白发,单看外形,像极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村民。

“一个老物件、一门老手艺、一出戏曲,每个地域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这些都是湖湘文化现存的最好代表,具有重要的文化教化作用。湖南是一个非遗大省,但我的精力财力都有限,只能从一个地方开始。看了一圈,我认为浏阳这片神奇土地上的非遗最为丰富多彩。” 目睹了太多非遗项目陷入人走艺失的困境,李锋对浏阳非遗保护十分坚定。

2018年10月,由李锋牵线搭桥,道官冲全体村民、村集体和湖南沧海田非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股,注册成立浏阳市道官冲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着手打造非遗生态村。

从挖掘当地的非遗项目,到设计规划,再到摸索与村民的合作方式,如何保障村民利益,最后落地施工建设。在李锋看来,最重要的其实是村民们对非遗保护、对自己和团队小伙伴的认可。三年来,新增四户村民回乡造纸,并成立造纸小组,由黄隆信担任小组长,共同摸索如何造出一张好纸。

沧海田扎根道官冲,为当地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仅今年以来,在上洪村便招聘了7位村民就业,担任会计、研学馆讲解员、民宿接待员。沧海田工作人员李启佳在入职两个月后,便报了一个会计考试培训班,“希望尽快提升自己的能力,把工作做好。就近在家门口上班,可以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长大。”

打造“非遗生态村”

三年来,沧海田打通村内交通,修成环形道路,并把原来3米宽的乡村道路拓宽至6米;进一步完善了基础设施,修建了公共卫生间、停车场;与村民签订合作协议,通过租赁、流转等方式,利用闲置民居,改造成研学馆、博物馆、民宿、食堂;对于自然山水,做到有针对性的保护,靠人力用石头铺出一条通往山上瀑布的游步道……

“村民以土地和闲置的房屋入股,在公司永久持有20%的股份,同时村集体也拥有29%的股份,最大化地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上洪村党总支书记唐育根介绍,村民入股后,进一步增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意识,“道官冲‘非遗+旅游’的模式使具有历史意义与传统韵味的非遗得到活态保护,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自信,吸引了人才回归,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振兴。”

“浏阳的一些知名非遗项目,如花炮、菊花石和江氏正骨术,都在产业化中取得了发展。”浏阳市非遗中心主任欧阳继勇认为,打造非遗生态村,将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能进一步促进乡村发展。

今年35岁的党员梁意诚曾经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后来辞职从事文物收藏。在李锋的号召下,他发挥自己的专长,搜集老物件充实村里的“客家文化”,让非遗生态村更具韵味,如今研学馆的展柜中就摆放着他收集的与当地造纸业有关的藏品。

“多年来,李锋在非遗挖掘和申报方面发挥了专业的指导作用,像浏阳手工造纸制作技艺、浏阳木活字印刷术可以说是他在深山老林里发掘并向外推广的。非遗生态村的打造,对合理利用非遗助推乡村振兴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浏阳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副局长许征说。

每当问到李锋为什么要为道官冲付出这么多?他总是一句话,“为了实现非遗在地活态传承与保护,让更多人认识非遗,让非遗走进公众生活。”

今年6月,浏阳市出台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十条措施,设立了100万元非遗保护专项基金。“要通过各种形式将精湛技艺传承下去,激发和引导更多年轻人加入到非遗传承中来。”浏阳市委宣传部负责人表示,将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和思维方式,推动非遗与现代生产生活相融合,让浏阳非遗在时代大潮中展现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道官冲对非遗的重视与挖掘,一方面丰富了村落本身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也拓展了未来的发展空间。省文化和旅游厅和省文化馆将通过与上洪村进行支部共建的方式,在非遗传承与保护、乡村旅游开发等方面,为道官冲打造非遗生态村助力。

2020-11-11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51998.html 1 浏阳道官冲:从“空心村”到“非遗生态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