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06日
第03版:旅游报03版

构建农商旅文信息云服务平台的意义和路径

构建乡村信息云服务平台,有利于形成“消费市场引导产业项目、产业项目引导投资融资、投资融资引导乡村能人、乡村能人引导乡村穷人”的良性循环局面。

□ 刘少和

乡村脱贫、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产业发展,乡村产业发展则离不开供需市场的有效对接,从而也就离不开客流、物流、资金流特别是信息流的畅通。这就使信息云服务平台成为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全面振兴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尤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信息云服务平台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最近广东省数字农业农村试点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的“云上连山”数字服务平台上线就体现了这一发展趋势。

一、构建乡村信息云服务平台的意义

在城市化趋势下,乡村发展路径通常是依据城市市场需求发展农业及其加工业乃至制造业,提供物质产品,包括农产品及加工品乃至工业品,但这又比不上城市工业产品、服务产品的附加值高。于是,具有旅游休闲条件的乡村便瞄准城市人的旅游休闲需求,延伸出了以旅游休闲促进乡村发展的路径,即依托乡村旅游休闲资源环境条件,创新旅游吸引物、服务产品,吸引城市人到乡村旅游休闲,售卖乡村环境、风景、服务,从而提升产品附加值。但这又必须建立在良好的资源环境条件上,并非所有的乡村都适宜发展旅游休闲。总而言之,任何一个乡村,其发展必须要融入城市、区域,通过道路、网路连接,形成城乡、区域、跨区域命运共同体。

因此,道路、网路是有机对接乡村与城市,畅通客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基础设施。一方面要以实体道路特别是各类公路及旅游动线(景观廊道、绿道、骑行道、步道、古驿道)连接城乡,促进客流、物流;另一方面要以虚拟信息网路(信息高速公路)连接投资者与业主、消费者与店主、城市与乡村,促进资金流、信息流,从而通过消费拉动以及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管理提升,驱动乡村产业集约化、特色化、高级化发展,让消费与创新成为乡村经济发展动力,并减少中间交易环节,实现城市市场与乡村产业的无缝对接。

这样,就需要形成基于道路系统的游客服务体系,以及基于网路系统的信息服务体系。前者如各类道路节点特别是枢纽节点上的区域文旅服务中心、驿站、乡村Mini驿站;后者如信息网路节点特别是枢纽节点上的云电商产业园、云服务站、云服务店,以及融入其中的相关“网红”直播平台。

最好在交通、工信、农业、文旅、科技等有关部门的协同下,促进道路与网路节点特别是枢纽节点的有机融合,将文旅服务平台与信息云服务平台有机融为一体,成为虚实结合的乡村产业服务平台,从而构建起“一县(市、区)一云电商产业园+文旅服务中心(云园+服务中心),一镇(街)一云站+文旅服务站(云站+服务站),一村落(社区)一云店+乡村Mini服务驿站(云店+ Mini驿站)”的格局,推动农商旅文服务平台融合发展,使其作为乡村信息云服务平台,不仅成为联系乡村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中介平台,而且成为联系顾客的消费平台、品牌形象平台,更成为联系投资者、创业者的创新平台,从而促进乡村产业健康发展,防止“丰产不丰收”“有业无资金”的尴尬局面,形成“消费市场引导产业项目、产业项目引导投资融资、投资融资引导乡村能人、乡村能人引导乡村穷人”的良性循环局面。

二、构建“五位一体”的乡村信息云服务平台

乡村信息云服务平台的核心任务是提供信息服务,主要是提供城市消费市场信息,以及乡村供给产品信息、资源环境信息,当然还包括有关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科技信息、文旅信息、政策信息、经营信息等,从而形成“市场云、产品云、科技云、文旅云、政策云”等信息云服务模块,其中“市场云”主要追踪目标市场的消费特征、趋势,并提供营销推广策略,诸如品牌符号化、广告文创化、节事娱乐化、媒体互动化、推广联动化策略等;“产品云”主要提供产品、服务信息,特别是农产品、加工品以及文旅产品全方位、全链条信息,包括种植、加工、交易、物流、售后服务、体验服务、链条管控等方面的图文、视频信息,形成从田间到餐桌、从开发到消费的信息跟踪;“科技云”主要提供农业科技信息,随时随地普及农业科技,培育新农人;“文旅云”主要提供综合的文旅信息,展示通过挖掘活化乡村文化、产业文化以及乡村风景、自然生态资源而形成的景区点单项产品,以及围绕标志吸引物组合联动而形成的旅游线路产品、旅游区整体产品;“政策云”主要提供国家、省、市(县、区)等各个层面的有关政策、法规,以及行业标准,加上经营知识等信息,促进服务管理水平提升。这也是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云上连山”数字服务平台所构建并在不断完善的基本内容。

这样,信息云服务平台就构成了一个集农商旅文产业于一体、联动终端特别是移动终端的信息平台,结合农旅文服务中心或驿站,便成为一个可以让顾客虚实体验的产业发展平台——不仅提供信息服务,而且提供中介、消费、形象、创新服务,即“五位一体”的服务平台,联系消费者、生产者、投资者、创业者、业主、店主,依据“中心—外围”“核心—边缘”区域经济布局理论,构建起“中心平台+周围生产(企业或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有利于乡村产业集约化、高级化、品牌化发展,抵御市场风险,促进可持续经营,带动乡村脱贫致富、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信息云服务平台作为乡村公共设施建设的一部分,需要各级政府提供有关政策支持、扶持。

一是新老基建及其服务设施建设扶持。在“村村通公路”的基础上,加强旅游景观道路、信息网路建设,特别是在有旅游开发条件的乡村要大力推进沿路景观及节点文旅服务中心或驿站、观景平台建设,为自驾游、骑行游、徒步游提供便利条件;并在节点文旅服务中心或驿站融入云园、云站、云店建设。二是建设用地支持。在保障基本农田与生态红线不被破坏的情况下,通过点状供地,支持结合乡村文旅服务中心或驿站的云园、云站、云店建设,将农商旅文服务及信息服务有机融为一体,形成县(市、区)、镇(街)、村落(社区)发展平台。三是各路资金支持。以公共设施建设、农业项目补贴争取财政转移支付,以农商旅文融合吸引社会资金入股,形成以企业为实施主体的有合作社、农户参股的服务平台,实现互利共赢,协同发展。四是云服务人才培养。通过吸引外出人员回乡创业就业,并培训当地居民,不仅运用农业科技而且运用信息科技来经营管理产业、企业、村落,提升管理水平。五是培育地方公共品牌形象。包括文旅品牌、地方农产品品牌,并通过品牌符号化、广告文创化、节事娱乐化、媒体互动化、区域联动化等营销推广策略,不断凸显地方产品特色,黏住消费市场。

(作者单位:广东财经大学)

2020-11-06 构建乡村信息云服务平台,有利于形成“消费市场引导产业项目、产业项目引导投资融资、投资融资引导乡村能人、乡村能人引导乡村穷人”的良性循环局面。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51919.html 1 构建农商旅文信息云服务平台的意义和路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