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1日
第03版:旅游报03版

张鹏:文旅融合带来更多创新机遇

张鹏:“耳朵里的博物馆”品牌创始人,北京郭守敬纪念馆执行馆长,“奇趣博物馆”系列丛书主编,全国青联委员、北京青联常委。著有《宫城:写给孩子的紫禁城》《朋朋哥哥讲故宫》等图书4部,翻译《博物馆奇妙夜》等图书3部,先后获得第25届北京“五四”青年奖章、第5届书香中国十大金牌阅读推广人、首届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志愿者组第一名等荣誉。

□ 任丽

有一句歌词这样说:“不想住在博物馆,只是要到那里随便逛一逛,展览着海枯石烂。”千百年来,关于世界的故事太长太多,好在有一座座博物馆,收藏了那些凝聚日月精华、历经沧海桑田的陈列品,穿越层层历史尘埃,启发我们的智慧,带给我们心灵的震撼。怎样把博物馆里的故事和知识更好地讲给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今年6月13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和“耳朵里的博物馆”联合推出了50集《奇遇兵马俑》线上音频课程,针对青少年群体,解读不一样的大秦帝国。7月24日,双方再次联手,推出“我讲兵马俑”青少年线上公益活动。在青少年博物馆教育的道路上,张鹏一直在努力探索和创新。

“朋朋哥哥”的三重身份

从事青少年博物馆教育工作这么多年,最让张鹏感到骄傲的,是他最终成为“最懂孩子的人”和小朋友们眼里的“朋朋哥哥”。他将博物馆里文物背后的故事,用“当下语言”浅显易懂地讲给小朋友听,所讲的内容,甚至是语言状态等,都和孩子们在学校、在家庭的生活建立起联系,让他们听得懂,喜欢听。他带领小朋友们走进历史,小切口进入,大背景延伸,从他们感兴趣的小处着眼,带来更加宏大的拓展。比如,通过一个宋代的青铜广告牌,延伸出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知识,让孩子们从当下的话题出发,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

张鹏工作的时候喜欢蹲下来或者跪下来给孩子们做讲解。他说,这样能够平视到孩子的眼睛、感受到他们的回应,能够更好地倾听他们的表达,让他们成为故事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让张鹏感到欣慰的是,他的讲解让许多青少年与历史结下了不解之缘。比如,傅暄智小学毕业后申请国外的学校,面试时向考官展示的就是跟随张鹏去兵马俑游学时完成的一幅思维导图。现在小傅已经在美国读书两年,并申请到了全美排名第一的高中。闫旭因为朋朋哥哥的讲述而爱上了博物馆,前年初中毕业,选读了职业高中的文物修复,未来不参加高考,直接升入北京联合大学和故宫博物院合办的文物修复班。

深耕青少年博物馆教育17年,张鹏把自己定位为青少年博物馆教育推广人,他认为自己实际上兼具着三重身份:一是同路人,要保有孩子般的好奇心,这样才能与他们有共同语言,找到更多的共鸣点。二是领路人,除了知识层面的培养外,更多的是注重对孩子们能力的培育,包括获取信息的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联想拓展的能力、跨领域学习的能力等,同时还要重视孩子情感的塑造。“比如,面对着莫奈的作品,从知识层面我们为孩子讲述印象派的特点和诞生的时代背景等等;从能力的层面我们要带领孩子在不同的作品中,寻找到印象派画作中光影的捕捉都是如何体现的,培养他们欣赏色彩的能力。”三是指路人,青少年博物馆教育推广人需要给孩子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造就更多的可能性,激发他们去主动学习与探索。

在博物馆终身学习

“博物馆”一词,源于希腊文“缪斯庵”(museion),原意为“祭祀缪斯的地方”,如今大众在这里博物洽闻,通达古今。

张鹏经常带领游学团队去世界各地的博物馆访问学习。博物馆里各个年龄层的观众都有,有小朋友在那里认真地听老师讲解某一幅画,也有成年人安静地与历史对望。最令他难忘的一幕,是在英国约克北部乡间一个由中世纪修道院的遗产点改建成的小博物馆,遇到了一位95岁的老奶奶,她在孙女陪伴下参观游览。白发苍苍的老人对博物馆的热忱,让张鹏感慨:“希望自己以后老了也还能保有对世界的好奇,还能去看世界。”

从2003年身为中国政法大学一年级新生与国家博物馆结缘成为一名志愿者讲解员,到2014年辞去国企高管的职位开始青少年博物馆公共教育方面的创业,张鹏凭着自己的热情与坚持一路走到今天,除了出版相关书籍,还运营起“耳朵里的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开发了相关的小程序,两年下来,已经有50多万的关注者。

“博物馆是我们每个人终身学习的场所,这里收集着人类的记忆,珍藏着民族的灵魂,抵御着岁月的剥蚀,记录着时代的变迁,每个人因为有了自己的记忆,人生会很精彩;每个民族因为有了自己的记忆,这个民族才能够得以延续;每个国家因为有了自己的记忆,这个国家才更显厚重。请大家带着一份对逝去记忆的尊崇感,多多走进博物馆。”张鹏说。

文旅融合带来更多可能

“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组建,推动了文旅融合发展。2019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提出,要切实把文化遗产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文旅融合,为博物馆等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的来源,既有市场的倒逼,也有顶层设计的调整,总的感觉,博物馆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包容,有很多可以探讨的合作方向。合作开发《奇遇兵马俑》线上音频课程就是一次很好的尝试。”张鹏说。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张鹏去了丽江,在参观游览的同时,也对当地的文旅融合做了实地考察。他受邀去当地纳西人家里做客,学做当地的豆腐,在专家带领下参观滇金丝猴的栖息地。他体会到,如今主题化、原生态的文化旅游项目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传统文化旅游资源包括博物馆的开发和利用还可以继续深入推进,赋予其更多的文化属性、教育属性,增强文化旅游资源和产品的附加值。一方面要对文化旅游资源做到更好的挖掘和开发,一方面要适应市场需求,探索新的增量空间。”

北京郭守敬纪念馆是隶属于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的博物馆,目前由“耳朵里的博物馆”团队来做社会化运营。作为北京郭守敬纪念馆执行馆长,张鹏和他的团队正在探索一条博物馆发展的新路子——在满足社会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有偿服务、延伸服务等方面的经营,反哺博物馆的社会化运营需要。

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入推进,博物馆作为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所关注。目前全国在册博物馆5535家,年参观量达到12.27亿人次,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未成年人群体,青少年博物馆教育有着非常广阔的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张鹏表示,今后会继续发挥内容优势,做好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青少年群体提供更加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教育服务,通过多种形式来助力博物馆的发展。

2020-10-21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67136.html 1 张鹏:文旅融合带来更多创新机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