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3日
第05版:旅游报05版

以旅游为载体 让城市文脉源远流长

在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的粮食博物院门前,每天都有几辆旅游大巴车停靠于此,慕名而来的游客在这座承载着计划经济时期集体记忆的博物馆里一待就是几个小时。这座由粮库和粮店改建而成的博物馆展示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和六七十年代的难忘岁月,温故知新,铭记过往,珍惜今天。

在佛山,像粮食博物馆一样的主题博物馆还有很多。自2017年底佛山市启动“博物馆之城”建设以来,公立和私有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截至2019年底,全市已有和在建博物馆137家,美术馆83家;与之相呼应的村史馆、名人馆、家训馆也遍地开花;古祠堂、古村落的保护与活化更是精彩纷呈。这些曾是城市文脉原色的肌理梳理与传承正在有序进行中,特别是辅以旅游的介入与力推,弘扬与观赏并举,宣教与效益共进,让文旅融合渐入佳境。

打造“博物馆之城” 守护城市DNA

博物馆是城市文化地标,也是市民的精神图腾,是整个城市的DNA。

翻开佛山博物馆厚厚的名录,呈现在眼前的有历史综合类的市、区博物馆,非遗民俗类的祖庙博物馆、石湾陶瓷博物馆、广东粤剧博物馆;特色收藏类的大观博物馆、金融博物馆;产业类的睡眠博物馆、九江双蒸博物馆等,可谓琳琅满目、异彩纷呈,至今已形成了七大系列。这其中已有8家博物馆被评为国家4A级或3A级旅游景区,每天都能迎来许多游客。

依托岭南文化发源地之一和制造业名城的双重优势,佛山打造“博物馆之城”起步早、起点高。生活富足的佛山人对文化的自信与自觉更加强烈,无论是对文化根基与积淀的挖掘整理,还是对文物收藏的热情均日益高涨。在收藏具有一定规模后,妥善地保存和保护便成为重要问题。于是,成立博物馆,让文物“活起来”成为收藏家的迫切愿望。

2018年,佛山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出台《关于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的实施意见》,全市五区的扶持政策也相继出台,为博物馆之城发展添柴加火。对许多博物馆特别是非国有博物馆而言,难点不在建,而是建成后的运营与维护的压力,各级政府的支持为他们解决了后顾之忧。

以南海区为例,相关政策规定:对能够填补南海区博物馆门类空白、藏品等级高、建设效果好、影响力显著,具备创建国家级博物馆条件的非国有博物馆,至少可按每年500万元的标准享受补贴;若成功获评国家三、二、一级博物馆,则从获评年度起,可根据所评定等级,每年享受800万元、1000万元、1500万元不等的管理运营补贴。据了解,这也是全国对非国有博物馆运营补贴的最高水平。

政策红利激发民间热情,从首家以明清家具为主题的非国有博物馆——福厚博物馆诞生以来,以酒文化为主题的九江双蒸博物馆、以睡眠文化为主题的源田博物馆、以医疗保健文化为主题的凯仕乐医疗保健器械养生博物馆、以观赏石为主题的玄憬龙博物馆、以华侨文化为主题的九江侨乡文化博物馆等非国有博物馆在短短几年间相继建成开放。这其中,尤以青铜器为特色的广东大观博物馆的规模和藏品最令人瞩目,馆藏文物多达1.2万余件,目前获评珍贵文物共计1447件,一级文物757件,经过专家评估符合创建国家三级博物馆的条件,从而获得了政府给予的每年500万元的运营补贴。

根据国家《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所有纳入文博系统的文物都严禁随意进行买卖、交易。仅在2019年,佛山市各类博物馆就征集了17批次615件套777件文物藏品,同时接收市民捐赠10批次37件套57件文物和资料。

在“博物馆之城”建设中,佛山市各区不断挖潜力、找特色、探路子。禅城区探索把佛山老城古旧建筑改造成博物(艺术)馆群,将佛山老城打造成具有浓郁岭南民俗风情的文化高地;顺德区博物馆结合“夜经济”新热点,带来全新的夜间文博体验活动“顺博之夜”,并结合年度大展“契丹王朝——辽代文物展”等活动,策划“闪亮星幕”等体验式活动,使观众感受博物馆夜间之美;三水区在加大博物馆建设立项的同时,面对日益增长的参观人数,在一些博物馆推行“免费不免票”措施,合理控制人流,有效保护馆内文物。

在佛山千灯湖畔的广东大观博物馆门前,从2018年1月开业伊始,就有一个硕大的统计屏实时记录着不断增加的参观人数,截至2019年底,广东大观博物馆游客接待量超过50万人次。应市民游客要求,该博物馆从2019年5月开始实行逢节假日或有临展时进行夜间开放的措施,结果在节假日开放的第一天,游客接待量就达到了7993人次,这让广东大观博物馆馆长丁方忠喜出望外。据有关部门统计,2019年“五一”假期,佛山全市博物馆接待游客逾30万人次,越来越多的市民走进博物馆感受厚重的历史文化,逛博物馆成为假期旅游的新时尚。

许多博物馆的管理者认识到,博物馆建起来是第一步,让博物馆“活起来”“火起来”才是关键。在2019佛山博物馆文化周上,360°立体空间建模、8K高清VR全景拍摄、AR博物馆、全息裸眼3D等采用先进信息化技术的数字博物馆,让市民体验了一把“互联网+”博物馆的魅力。

除此之外,佛山市博物馆还配合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开展佛山木版年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冯炳棠、佛山剪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永才、咏春拳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叶准的抢救性记录,主导佛山狮头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黎伟的抢救性记录工作,让非遗瑰宝“人走艺不绝”。

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陈新文表示,在推动城市文脉传承和“博物馆之城”的打造中,我们一直力行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能融则融、宜融尽融的理念,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合发展。

目前,已有不少博物馆通过发展会展业、旅游业,开拓文旅领域新业务,探索形成了场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的新路子。如九江双蒸博物馆在聚焦酒文化主业的同时拓展各类相关业务,每年营收逾2000万元;南国丝都丝绸博物馆围绕桑、纱两大主题打造一站式文旅体验基地,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 (张俊 乐婷婷)

(未完待续)

2020-10-13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66966.html 1 以旅游为载体 让城市文脉源远流长 /enpproperty-->